黄芪_《本草纲目》_中医本草书籍_【岐黄之术】

...「释名」亦名戴糁、戴椹、草、百本、王孙。(“芪”原作“耆”)。「气味」(根)甘、微温、无毒。「主治」1、小便不通。用黄芪二钱,加水二碗,煎成一碗,温服。小儿减半。2、酒疸黄疾(醉后感寒,身上发赤、黑、黄斑)。用黄芪二两、木兰一两,共研细...

http://qihuangzhishu.com/105/5.htm

黄芪_《本草新编》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先将防风用水十碗煎数沸,漉去防风之渣,泡黄芪二刻,湿透,以火炒之干。再泡透,又炒干,以汁干度。再用北五味三钱,煎汤一大碗,又泡半干半湿,复炒之,火焙干,得地气,然后用之。凡人参该用一两者,黄芪亦用一两。定喘如神,而又不增添胀满,至妙之法...

http://zhongyibaodian.com/bencaoxinbian/624-14-2.html

黄芪活性产物代谢调控研究获重大突破_中药研究_【中医宝典】

...“茁壮”生长,不影响其活性成分的代谢水平。该技术属国际首创,创建了黄芪毛状根30升大规模培养体系,其工业化规模生产提供了技术指导和示范。 专家点评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该科研项目建立的药材基因克隆、载体构建、表达、毛状根规模培养等技术...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1223.html

黄芪桂枝五物汤_中医方剂书籍汇集【中药方大全】

...《伤寒杂病论》黄芪桂枝五物汤黄芪三两 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生姜六两 大枣十二枚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男子平人,脉大为劳,极虚亦劳。男子面色薄者,主渴及亡血,卒喘悸,脉浮者,里虚也。男子脉虚沉弦,无寒热,短气,里急...

http://zhongyaofangji.com/yaofang/huangqiguizhiwuwutang.html

黄芪软炸里脊_《保健药膳》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主要原料:猪里脊肉400克,黄芪50克,蛋黄1个,水淀粉20克,葱段、姜片各10克,酱油12克,料酒5克,植物油500克,味精、精盐少许。制作方法:将黄蔑切片,水煮提取浓缩汁50毫升备用。将里脊肉去掉白筋,片成0.4厘米的片,两面用刀划成...

http://zhongyibaodian.com/baojianyaoshan/116-12-11.html

黄芪_《中医饮食营养学》_中医养生书籍_【岐黄之术】

...【基原】豆科植物黄芪等的干燥根。【异名】又叫黄耆。【性味归经】甘,微温,归肺、脾经。【功效】补气升阳,益卫固表,脱毒生肌,利水退肿。【应用】1. 黄芪粥:黄芪煮浓汁去渣,入米煮粥食。用于表虚自汗,痘疹不起,痈疽内溃,不能成浆,及一切虚阳...

http://qihuangzhishu.com/484/243.htm

黄芪_草部_《本草纲目》图文版在线阅读【中医宝典】

...动态 图片 释名亦名戴糁、戴椹、 草、百本、王孙。(“芪”原作“耆”)。 气味(根)甘、微温、无毒。 主治小便不通。用黄芪二钱,加水二碗,煎成一碗,温服。小儿减半。酒疸黄疾(醉后感寒,身上发赤、黑、黄斑)。用黄芪二两、木兰一两,共研细。...

http://zhongyibaodian.com/bencaogangmu/huangqi.html

中药材黄芪的栽培技术_中药种贮_【中医宝典】

...黄芪别名锦芪、锦黄芪等,豆科黄芪属植物。在黑龙江省“北药开发”项目中,选用的是东北黄芪(膜荚黄芪),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50-80cm,正品黄芪。 它是以根入药的常用中药。具有补气固表、利水退肿、托毒排脓、生肌等功能。主治表虚自汗和...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a10791.html

黄芪的栽培与管理_中药种贮_【中医宝典】

...。现在该品的社会库存已消耗过半,价格已开始从谷底向上爬行。今年种植黄芪到明后两年正赶上好行情,产新下来收益可观。为此,下面介绍该品的栽培与管理技术种植该品的药农创收提供参考与借鉴。 一、黄芪适宜栽种的区域 每种植物都有自己的生长习性和相...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a10221.html

补中益气丸_【中医宝典】

...【处方】炙升麻60g等。 【性状】本品棕色的水丸;味微甜、辛。 【功能与主治】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下陷,体倦乏力,食少腹胀,久泻、脱肛,子宫脱垂。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6g,一日2~3次。 【注意事项】⑴忌食生冷。...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5773.html

共找到364,24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