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黄芪50克,党参、山药各30克,白术、白芍、桂枝、杏仁、菟丝子、巴戟天各15克,甘草10克,大枣5枚,生姜3片。水煎服,每日1剂。一般服药7~10剂症状消失。 2.辛夷、金银花各15克,蒲公英、紫花地丁、防风、黄芩、白鲜皮各10克,...
...则喜热恶寒.故略感冒而亦发.又有不待外感.时常鼻塞干燥者.乃肺有痰火也.(入门)鼻涕外候鼻乃清气出入之道.塞则气壅热郁.清浊混乱.为鼽为渊.鼽者鼻流清涕.热微.渊者鼻流清涕.热重.间有属寒者.必涕清不臭.但觉腥秽.宜辛温填补.禁用凉剂.但...
...加细辛三分。夏月。去独活加石膏三钱。忌一切冷物。及风凉处坐卧。穹 散 治鼻 。川芎 槟榔 辣桂 麻黄 防己 木通 细辛石菖蒲 白芷(各一两) 木香 川椒 甘草(炙。各半两)为散。每服三四钱。生姜三片。苏叶一撮。水煎。去滓热服。辛荑散 治鼻塞...
...入侵则感冒;汗为津液,病久气阴内耗,正不御邪,更易频发感冒。先生以桂芪汤(桂枝2g、白芍12g、黄芪15g、甘草3g、生姜1片、红枣10枚)加味治疗,预防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显着,此方源于《伤寒论》桂枝汤,方中桂枝温经通阳,发表散寒,以解...
...国语辞典 因傷風而鼻塞、打噴嚏。 禮記.月令:「季秋行夏令,則其國大水,冬藏殃敗,民多鼽嚏。」...
...∶五气入鼻,藏于心肺,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也)。又属手足阳明大肠胃经、督脉之交会。(刘河间曰∶伤风寒于腠理而为鼻塞者,寒能收敛,阳气不通畅也。《素问》曰∶伤寒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侠鼻,故鼻干不得卧。王海藏曰∶石膏发汗辛寒,入手太阴...
...目录 《金鉴》桂枝麻黄柴胡四物去杏仁加桃仁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金鉴》:桂枝麻黄柴胡四物去杏仁加桃仁汤【处方】桂枝汤、麻黄汤、小柴胡汤、四物汤去杏仁加桃仁。【功能主治】三阴疟疾,疟在夜发。【摘录】《金鉴》卷四十二...
...黄耆三两芍药三两桂枝三两生姜六两大枣十二枚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一方有人参)□夫男子平人,脉大为劳,极虚亦为劳。【注】男子平人。应得四时五藏平脉,今六脉大而极虚,非平人之脉也。然大而无力,劳役伤脾气也,极虚者,内...
...性是一种常年或季节性发作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具有打喷嚏(每次连续3个以上)、流清涕和鼻黏膜肿胀3个主要临床表现。 现代医学认为,变态反应性鼻炎是ige介导,t细胞依赖,肥大细胞启动,并以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特征的炎症。过敏性鼻炎,称为鼻鼽,...
...鼻有息肉∶迎香衄血∶风府 曲池 合谷 三间 二间 后溪 前谷 委中 申脉 昆仑 厉兑 上星鼽衄∶风府 二间 迎香鼻塞∶上星 临泣 百会 前谷 厉兑 合谷 迎香鼻流清涕∶人中 上星 风府脑泻鼻中臭涕出∶曲差 上星鼻衄∶上星(灸二七壮) 绝骨...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