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释药王思想 汇集后世成果——写在孙思邈研究集成出版之际_【中医宝典】

...孙思邈是我国唐代伟大的医家,医学著作以千金要方伤寒杂病论称作是共同支撑以黄帝内经为穹隆的中医学说的三大支柱,代表了方、药、治三大体系,几部集成编过之后,我们对此更有了共识。奉献给读者的这部近300万字的孙思邈研究集成...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599.html

养生看中医_中医文化中医思考_【中医宝典】

...新华网北京6月23日电(记者李文)2008年图书排行榜的前列几乎全被养生书籍占据。当大家被“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等简单却又神奇的养生知识吸引时,才发现,原来这些都来自中医。 曲黎敏十年前就应一家出版社之邀把黄帝内经翻译成了...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971.html

中基能不能取代内经_思考中医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经典为什么要改成选修?甚至很多人干脆主张取消经典。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们认为现在不是有中基教材吗?中基不就是从内经里来的?而且较内经更清楚、更明白。所以,中基为什么不可以取代内经呢?应该完全可以。中基取材于...

http://qihuangzhishu.com/145/33.htm

阴阳二十五人原文-出自黄帝内经灵柩经_医学古籍_【文学360】

...阴阳二十五人 1、阴阳二十五人:黄帝曰:余闻阴阳之人何如?伯高曰: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不离于五,人亦应之。故五五二十五人之政,而阴阳之人不与焉。其态又不合于众者五,余已知之矣。愿闻二十五人之形,血气之所生,别而以候,从外知内,何如?歧...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2925.html

内经素问_古今医统大全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黄帝御极,坐明堂之上,临观八极,考建五常,以谓人生负阴而抱阳,食味而被色,寒暑相荡,喜怒交伤,乃与岐伯上穷天纪,下极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更相问难。雷公之伦,授业传之,而内经作矣。苍周之兴,秦和述六气之论,具于左史。厥后越人得其一...

http://qihuangzhishu.com/336/77.htm

素问的历史价值_【黄帝内经】

...素问灵枢本是两部独立的著作,两书名(包括针经九卷等名)一直分别使用,见于历代正史书目。可是长期以来却被合称为黄帝内经。这是晋代皇甫谧在没有史料作证的情况下,只以素问九卷与九卷(后称针经灵枢)合篇,...

http://wenxue360.com/huangdineijing/archives/201.html

黄帝内经的成书时间_【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共十八卷,素问灵枢各有九卷、八十一篇。内容包括摄生、阴阳、脏象、经络和论治之道。其成书年代一向有争议,大约是战国至秦汉的作品。成书时间一般有三种说法: 一、黄帝内经是“三坟之书”其中之一,认为是黄帝所写,但黄帝...

http://wenxue360.com/huangdineijing/archives/194.html

黄帝内经的主要特点_【黄帝内经】

...一、黄帝内经是人文的,而不是纯自然的。它是以人为核心,讲的都是人,而不是物质。它具有一种强烈的人文关怀,具有人文性。 黄帝内经二、黄帝内经讲人的生命都是有差异的,而不是普遍的。比如说,它强调的是“辨证论治”,注重人的特异性、...

http://wenxue360.com/huangdineijing/archives/176.html

黄帝轩辕氏_饮膳正要_中医养生书籍_【岐黄之术】

...姬姓之源,有熊国君少典之子。生而神灵,长而聪明,成而登天。以土德王,为黄精之君,故曰黄帝。都涿鹿。受河图,见日月星辰之象,始有星官之书。命大挠探五行之情,占斗罡所建,始作甲子;命容成作历;命隶首作算数;命伶伦造律吕;命岐伯定医方。为衣冠以...

http://qihuangzhishu.com/190/7.htm

黄帝内经简介_【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简介 黄帝内经是现存最早中医理论著作,对后世中医学理论的奠定有深远的影响。相传是黄帝与岐伯、雷宫、伯高、俞跗、少师、鬼臾区、少俞等多位大臣讨论医学的记述,但传统上多认为此书成书于战国时期,但也有学者认为成书应在西汉中。 ...

http://wenxue360.com/huangdineijing/archives/165.html

共找到474,31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