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_《麻疹备要方论》_中医儿科书籍_【岐黄之术】

...麻疹不出,然有微热,有壮,有乍热潮之不同。微热者轻而不壮,惟起为宜。正出之时,不可微,微则不能透表,将没及没后见此,为疹毒已尽,不须服药。壮者经日不退,正出时是为正候。若起壮,直至已出不少减,其症必重。没时壮不退...

http://qihuangzhishu.com/229/12.htm

麻疹兼痧胀_《痧胀玉衡》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一余弟骧武子八岁,正月间犯麻疹,胸腹胀闷,烦躁渴,咳嗽气急,面赤身,脉不洪大反见细数,放腿弯痧二针,付圆红散、沉香丸,用荆芥薄荷汤合枳实大黄汤,俱微冷冻饮料之,麻疹即发透随散而愈。其时一仆妇亦咳嗽烦闷,同犯麻疹,如上治而痊。一王日斯女...

http://zhongyibaodian.com/shazhangyuheng/743-12-16.html

麻疹_《证治准绳·幼科》_中医儿科书籍_【岐黄之术】

...无过,无过寒,温凉适宜,阴阳自和,是为得之。【初热】痘疹发热之,多似伤寒,惟麻疹则咳嗽喷嚏,鼻流清涕,眼胞肿,其泪汪汪,面浮腮赤,或呕恶,或泄利,或手掐眉目鼻面,此为异耳。轻者以泻白散合三味消毒散主之,重者以金沸草散主之,兼泄利者,合...

http://qihuangzhishu.com/494/333.htm

麻疹中医诊疗技术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重症麻疹减少,轻型、不典型麻疹增多。 中医因本病疹点高出皮肤,如触麻粒,故名麻疹,属温病范畴。 辨证论治 1.顺证 (1)疹前期 [证候] 从开始发热到出疹3天左右。势渐升,咳嗽,流涕,目赤畏光,泪水汪汪。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治法]...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7535.html

麻疹属腑治法_《冯氏锦囊秘录》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壮,早已阴亏气弱,再加疏表解毒寒凉,以有形有余之药,攻无形所变之虚,不知阳毒之有余,实由阴血之不足,舍其实在汤,去人参而用治麻疹之危困者,属有神效,可见难作实为定论明...

http://zhongyibaodian.com/fengshijinnangmilu/342-43-5.html

麻疹的并发症_【中医宝典】

...在麻疹的发病过程中,病变有可能波及全身脏器,因而引起并发症。多见于重症病例或营养不良,抵抗力差的孩子。重症病例多持续高热不退,皮疹透发不好,仅隐约可见或刚出即消,或为出血性皮疹,或体温突下降。这些表现提示并发症的存在。 麻疹为呼吸道...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6660.html

麻疹样红斑症状_麻疹样红斑有什么症状_查疾病_【疾病大全】

...突然发病,常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皮疹开始为红色、帽针头至米粒大的丘疹,后逐渐发展为斑疹或斑丘疹。鲜红色以后变为暗红色,可相互融合,对称分布,可泛发全身,以躯干部明显,类似麻疹,以后扩散至四肢及面部,可出现黏膜红斑,可伴随中至重度...

http://jb39.com/jibing-zhengzhuang/MaZhenYangHongBan261680.htm

麻疹出透热不退_《儿科萃精》_中医儿科书籍_【岐黄之术】

...麻疹不出,若既出透,其当减,倘仍大,则系毒盛壅遏,古法主化毒清表汤(如葛根、薄荷、地骨皮、牛蒡子、连翘、防风、黄芩、黄连、玄参、知母、木通、生甘草、桔梗、引用生姜、灯芯)。〔真按〕身不退,方用粉葛根一钱,牛蒡子钱半,软防风一钱,...

http://qihuangzhishu.com/718/165.htm

小儿麻疹发热怎样处理_传染病_【中医宝典】

...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麻疹病毒经过飞沫直接传播,侵袭呼吸道粘膜及其附近淋巴组织,再进入血液,发生病毒血症。因此,在麻疹的发疹前期即出现发热等症状。小儿麻疹发热的型不定。轻症仅为中等度发热,重症患儿体温可超过40℃。多数患儿体温...

http://zhongyibaodian.com/chuanranbing-2/b806.html

麻疹是怎么回事历史上如何认识麻疹_传染病_【中医宝典】

...后获得的免疫力持久,多数人可终生免疫。普种麻疹疫苗后,麻疹的发病率在全世界已大为下降。 早在公元196—220年,我国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就有关于麻疹的描述,并认为麻疹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疾病。国外在公元10世纪,波斯医生拉兹才开始描述本病...

http://zhongyibaodian.com/chuanranbing-2/b656.html

共找到151,31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