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1946年10月19日旅大解放区邮政管理局发行《鲁迅逝世十周年纪念》邮票,全套3枚,用满洲国邮政的四版、五版普通邮票加盖“鲁迅逝世十周年”和暂作面值制作而成。 1951年10月19日发行的纪11《鲁迅逝世十五周年》的两枚一套的邮票。 ...
...题《彷徨》 (1933年) 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 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 三月 《鲁迅日记》1933年3月2日,诗中“独”作“尚”。 ...
...自题小像 (1903年)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①,我以我血荐轩辕。 许寿裳《怀旧》:“1903年他(鲁迅)二十三岁,在东京有一首《自题小像》赠我。”鲁迅于1903年重写时题:“二十一岁时作,五十一岁时写之,时...
...主要评价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
...一九四八年二月被国民党反动派暗杀。著有《亡友鲁迅印象记》、《我所认识的鲁迅》等。 〔9〕常维钧 名惠,字维钧,河北宛平(今北京丰台)人。北京大学法文系毕业,曾任北大《歌谣》周刊编辑。 〔10〕《项链》 短篇小说,法国小说家莫泊桑作。 〔11...
...几篇不好的文章。初做小说是一九一八年,因为一个朋友钱玄同的劝告,做来登在《新青年》上的。这时才用“鲁迅”的笔名(Pen-name);也常用别的名字做一点短论。现在汇印成书的有两本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一本论文,一本回忆记,一本...
...赠邬其山① (1931年) 廿年居上海,每日见中华: 有病不求药,无聊才读书。 一阔脸就变,所砍头渐多。 忽而又下野,南无阿弥陀。 《鲁迅诗稿》作“辛未初春,书请邬其山人仁兄教正。” 【注解】 ①邬其山,即内山完造,“邬其”是日语“内”的...
...实在不胜抱歉之至,尚祈恕之。不宣。请了。 鲁迅。四月二十七日于灰棚〔4〕。 备考:并非《晨报》造谣(素昧) 昨日本刊《来信》的标题之下,叙及开封女生被兵士怎么的新闻,因系《晨报》之所揭载,似疑《晨报》造谣,或《晨报》访员报告不实,其实皆不然...
...题《呐喊》 (1933年) 弄文罹文网,抗世违世情。 积毁可销骨,空留纸上声。 三月 《鲁迅日记》1933年3月2日:“山县氏索小说并题诗,于夜写二册赠之。”山县氏即山县初男。 ...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