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景方对后世医方发展的影响--刘渡舟_【中医宝典】

...是古人在逐渐了解中药性味功能的基础上,发现数味中药的组合有协同功能而将其组合而成,医方或称为病方,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时期的《五十二病方》以及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都有医方的记载,东汉末年张仲景总结在此之前的医药成就撰写的《伤寒杂病论》自...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5088.html

医书常见典故拾萃_【中医宝典】

...典故———典制和掌故,《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专》:“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医学典故常常困扰我们对文章的理解,医书常有典故命名者,笔者将常见的典故今收录如下: 杏林:为医学或医术的誉称。《神仙传·董奉...

http://zhongyibaodian.com/zs/49973.html

《治百病方》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方著作。系新出土汉代竹、木简牍医书。不着撰人。1972年于甘肃武威县旱滩坡东汉墓中出土,现存92枚手写医简,所以又称武威汉代医简。其中可辨识的药方约36首,药名百余种。此外还有针灸疗法等内容。这是历代文献所未收载的一部早期医学文献。内容...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674.htm

《治百病方》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方著作。系新出土汉代竹、木简牍医书。不着撰人。1972年于甘肃武威县旱滩坡东汉墓中出土,现存92枚手写医简,所以又称武威汉代医简。其中可辨识的药方约36首,药名百余种。此外还有针灸疗法等内容。这是历代文献所未收载的一部早期医学文献。内容...

http://qihuangzhishu.com/196/985.htm

民间捐资刻医书_【中医宝典】

...,有的还热心于公益慈善事业。他们或慷慨捐资,或积极收集整理旧本残编,或协助校对、誊抄,或为作序推介等,从而使许多宝贵的中医书籍得以流传而不致湮灭。其热心中医学术传承的精神值得嘉许。为此,笔者特收集了部分中医书之捐资刻印情况作一例举说明。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4375.html

疾病预防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秦汉时期,预防疾病措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使用香药和隔离病院。佩带或焚烧香药以预防传染病古已有之。《山海经》载有熏草等7种药物,“佩之,可以已厉(疠)”。秦汉时期,帝王身旁常置有香药,此《史记·礼书》亦有记载。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一批香囊...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74.htm

《丹溪先生医书纂要》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综合性医书。简称《丹溪纂要》,或名《医书纂要》二卷。明·卢和编注。刊于1484年。卢氏根据世传题名朱震亨撰的各种医着予以删正裁取编成此书。全书收载以内科杂病为主兼及外感、外伤、妇人小儿等病证共78门,论述简要,方治详备,并附医案。现存多种...

http://qihuangzhishu.com/167/1301.htm

《丹溪先生医书纂要》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综合性医书。简称《丹溪纂要》,或名《医书纂要》二卷。明·卢和编注。刊于1484年。卢氏根据世传题名朱震亨撰的各种医着予以删正裁取编成此书。全书收载以内科杂病为主兼及外感、外伤、妇人小儿等病证共78门,论述简要,方治详备,并附医案。现存多种...

http://qihuangzhishu.com/196/3041.htm

曹雪芹的错误_【红楼梦】

...羽毛贴花绢“羽毛贴花绢”是在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发现的,此墓即发现两千年前完整女尸的那座汉墓。“羽毛贴花绢”的发现,其重要性不仅在于用这种丝织品装饰的木棺,尤其重要的,它是鸟类毳毛结合绢绸织物而成的一种手工艺品最早的实物证据。 《从羽毛贴花...

http://wenxue360.com/hongloumeng/archives/490.html

辟谷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古代养生术语。又称却谷、断谷、绝谷、绝粒、休粮等。称先秦方家和后世道教的一种炼养方法,即不食五谷、粮食。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即有“却谷食气”篇。又《史记·留侯世家》:“留侯性多病,即导引不食后。”裴骃集解:“服辟谷药而静居行气。”一派道教炼...

http://qihuangzhishu.com/166/655.htm

共找到4,89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