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肿_中医内科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内经中称为“水”,并根据不同症状分为风水、石水、涌水。灵枢,水胀篇对其症状作了详细的描述,如“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其颈脉动,时咳,阴股间寒,足胫肿,腹乃大,其水已成矣。以手按其腹,随手而起,如裹水之状,此其候也。”至其...

http://zhongyibaodian.com/neikexue/76-7-1.html

内伤发热_中医内科学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中医对内伤发热有一套颇具特色的理论认识及治疗方药,且对大多数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早在内经即有关于内伤发热的记载,其中对阴虚发热的论述较详。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以小建中汤治疗手足烦热,可谓是后世甘温除热治法的先声。太平圣惠方...

http://qihuangzhishu.com/76/106.htm

呃逆_中医内科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呃逆是指胃气上逆动膈,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止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呃逆古称“哕”,又称“哕逆”。内经首先提出本病病位在胃,并与肺有关;病机为气逆,与寒气有关。如素问·宣明五气篇谓:“胃为气逆为哕。”灵枢...

http://zhongyibaodian.com/neikexue/76-5-5.html

八廓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人体部位名。见三因极—病证方论。历代中医眼科将外眼划分为八个部位(或方位),名为八廓。廓,喻为城廓卫御之意。一般用自然界八种物质现象或代表它们的八卦来命名。即天(干)、水(坎)、山(艮)、雷()、风(巽)、火(离)、地(坤)、泽(兑...

http://qihuangzhishu.com/166/105.htm

夷坚甲志卷十三 郑氏女_夷坚志

...婺州武义县郑亨仲资政.族中三女.从姊妹也.皆未适人.长者十八岁.次十四岁.次十二岁.绍兴二十四年二月六日.族有姻会.三女往观之.会罢.亲族相聚博戏.忽大雨电.三女皆舍去.自便道小户欲还家.未至而火灭.共憩一小亭上.族人遣婢明灯视之.则皆...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37420.html

血证_中医内科学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常见的一类病证。它既可以单独出现,又常伴见其他病证的过程中。中医学对血证具有系统而有特色的理论认识,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形成了许多有效的治疗方药,对多种血证尤其是轻中度的出血,大多能获得良好的疗效。早在内经即对血的生理及病理有较深入的...

http://qihuangzhishu.com/76/103.htm

腰痛_中医内科学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之一,中医有较好的疗效。腰痛一病,古代文献早有论述,素问·脉要精微论指出:“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说明了肾虚腰痛的特点。素问·刺腰痛认为腰痛主要属于足六经之病,并分别阐述了足三阳、足三阴及奇经八脉经络病变时发生腰痛的特征...

http://qihuangzhishu.com/76/117.htm

中医治疗手足掉的中药方剂大全_【中医宝典】

...独活散 黑神丸 黑神圆 虎骨丸 加减续命汤 金箔散 灵乌散 龙脑天麻煎 左经圆 方剂主治:手足掉 独活散 黑神丸 龙脑天麻煎 仙酒 小续命汤 左金丸 ...

http://zhongyaofangji.com/zhuzhi/shouzuchandiao.html

汗证_中医内科学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的病理现象。明医指掌,自汗盗汗心汗证对自汗、盗汗的名称作了恰当的说明:“夫自汗者,朝夕汗自出也。盗汗者,睡而出,觉而收,如寇盗然,故以名之。”自汗、盗汗是临床杂病中较为常见的一个病证,中医对其有比较系统、完整的认识,若辨证用药恰当,一般...

http://qihuangzhishu.com/76/104.htm

痞满_中医内科学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痞又可称为胃痞。本节主要讨论胃痞。胃痞是脾胃肠病证中较为常见的病证,中医药治疗本病具有较好的疗效。胃痞在内经称为痞、满、痞满、痞塞等,如素问·异法方宜论篇的“脏寒生满病”,素问·五常政大论篇的“备化之纪,……其病痞”,以及“卑监...

http://qihuangzhishu.com/76/79.htm

共找到577,54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