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子者不可不知_《友渔斋话》_中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北齐李元忠母老多病,元忠专心医道,研习积年,遂善。族弟亦为母病,为治疗不愈,遂自精究针药,母病乃除,隋许道幼亦因其母病患,遍览经方,得以究极,世号名医。戒诸子曰∶人之尝视膳药,不知方术,岂为孝乎?由是转相传授。唐·王勃尝谓∶人子不可...

http://qihuangzhishu.com/715/10.htm

张序_《原》_中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道之大原出于天,凡道之所分寄,亦必探原于天,其一端也。盖天之道,不外阴阳五行,禀阴阳五行之精气。而人生焉,感阴阳五行之戾气,而人病焉。然非见道之儒者,又孰从而不探微抉奥,体用兼HT 。而又以其余力,考岐黄阐《内》《难》,阴阳有辨,五行有...

http://qihuangzhishu.com/713/3.htm

叙_《仿寓意草》_中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恩绶焉知。自先世洁夫根仙两公相继以名,家藏《灵素》及镜经诸书,惜皆弃佚无存。然独剩时珍《纲目》残帙数十卷,每刺取其典入词章,辄见其中附铁瓮城西申先生方,怪其名字竟不传,意其为壶隐之流,必邃于医者,或亦我辈中人也。如眉老人精于文,暇读...

http://qihuangzhishu.com/151/4.htm

门经论_《医学真传》_中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神农本草曰《本经》,黄帝灵枢素问曰《内经》,皆圣经也。仲景先师,着卒病曰《伤寒》,着杂病曰《金匮》,此贤论也。门圣经贤论,犹儒者之五经四书也。故门经论,乃医学正传,其余《难经》《脉诀》及后人一切方书,皆逐末亡本,肤浅不经,...

http://qihuangzhishu.com/858/6.htm

丝绸之路上的维吾尔_【中医宝典】

...维是指以维吾尔族为主的新疆地区少数民族所创造的民族医学。 新疆地区古代属于西域的范围,居住着许多民族,有回纥(回鹘)乌孙鲜卑突厥等古民族。西汉武帝派遣张骞打通了通往西域的道路,自此,新疆成为东西方交通要道,也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470.html

海派中医之名—— 论“海派中”名实之内涵(上)_【中医宝典】

...二是海派中医的内涵特征到底是什么?有鉴于此,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研究所谭春雨张如青从“名”和“实”两个方面对“海派中”这一医学文化现象作了分析与阐释,本版将从这两方面分别予以介绍。 “海派中”作为一个近代广泛流传的医学文化名词,究其...

http://zhongyibaodian.com/zs/80854.html

临床大家- 叶天士_中医文化中发展_【中医宝典】

...存真》三卷。另有门人周仲开抄录而成的《未刻本叶氏医案》等。另外,托名叶氏的医案和著述颇多,可考的有《景岳发挥》《叶氏衡》效秘传》《本事方释义》《女科症治》等等。 叶天士在中国医学发展史上,是一位贡献非常卓越的医学家,他创立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38.html

“四塔”与佛教“四大”_民族中医傣_【中医宝典】

...火风四大不调引起,每一大各有一百零一病,共为四百四病。在唐以前,那些兼通医道的高僧已经用四大来说明生命起源人体构造生理功能及疾病成因。 "四塔"论人体 "四塔"又名"塔都档细"。"土"傣语称"塔拎","水"傣语称"塔喃",...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2813.html

千年越底蕴深_【中医宝典】

...傲然独立的个性张扬天下。 千年越文化在历史长河中不断传承发展,岁久而弥觉珍贵。越文化定能为繁荣中医药文化服务百姓,谱写新篇章。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7613.html

(走方医)_史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铃(走方医)指在以往,有很多周游于广大农村,具有一技之长的医生。 【铃(走方医)】 在以往,有很多周游于广大农村,具有一技之长的医生,由于他们以串铃招呼病家,故名。这些人的医术大多来自师傅口授,每有独到之处。往往以少数草药和简便的医疗...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581.html

共找到839,45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