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泻心汤_【中医宝典】

...【处方】黄芩,各二钱;附子(炮.去皮脐.切作四块.只用一块)。 【功能主治】治心下痞而后恶寒汗出者。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摘录】明·方贤著《奇效良方》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5372.html

白附子_《本草新编》_中医本草书籍_【岐黄之术】

...白附子,味甘、辛,气温,纯阳,无毒。云有小毒者,非。此物善行诸气之药,可恃之为舟楫者也。用于人参之中,可开中风之失音;用于茯苓、薏苡仁中,可去寒湿之痹症;用于当归、川芎之中,可通枯血之经脉;用于大黄中,可以去滞而逐瘀。近人未知,只用之外治...

http://qihuangzhishu.com/624/129.htm

附子_【本草纲目】

...附子 【释名】其母名曰乌头。 【气味】辛、温、有大毒。 【主治】: 少阴伤寒(初得二、三日,脉微细,但昏昏欲睡,小便白色)。用麻黄(去节)二两、甘草(炙)二两、附子(炮,去皮)一枚,水七升。先煮麻黄去沫,再加入其余二药,煮汁成三升,分作三...

http://wenxue360.com/bencaogangmu/archives/353.html

华法林某些草药合用慎重_【中医宝典】

...这些草药的警示标签;提醒医生及使用华法林的患者避免同用以上草药,以免发生危险;提醒患有凝血病、需要手术或正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不要同时服用这些药物;对高危患者和体弱者同时服用草药华法林更慎重对待;用药期间注意用药监测,以确保用药安全。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0353.html

温补脾阳_《章次公医案》中附子的应用_中医医案书籍_【岐黄之术】

...《景岳全书·泄泻》篇云:”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由于脾主运化,胃主纳谷,脾胃互病,则受纳既失常,运化更无力,以致”水反成湿,谷反为滞”,小肠无以分清泌浊,大肠不能燥化传导,遂成泄泻。先生治脾阳有亏,寒从中生,虚实夹杂的泄泻,用附子配艾叶...

http://qihuangzhishu.com/1050/11.htm

《本经》附子功效释义_中药基础_【中医宝典】

...附子为《本经》下品。原文:味辛温。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创,破癥坚积聚、血瘕,寒湿痿躄、拘挛、膝痛不能行走。附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子根加工品。 《本经》云其辛温,现在的认识有差别,现一般认为附子乃大辛大热之品,温里散寒作用甚强。其主“...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a8013.html

《本经》附子功效释义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宋永刚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附子为《本经》下品。原文:味辛温。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创,破癥坚积聚、血瘕,寒湿痿躄、拘挛、膝痛不能行走。 附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子根加工品。《本经》云其辛温,现在的认识有差别,现一般认为附子乃大...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80372.html

白附子香连丸_《小儿药证直诀》_中医儿科书籍_【岐黄之术】

...治肠胃气虚,暴伤乳哺,冷热相杂,泻痢赤白,里急后重,腹痛扭撮,昼夜频并,乳食黄连 木香(各一分) 白附子(大二个)上为末,粟米饭丸,绿豆大或黍米大,或服十丸至二、三十丸,食前,清米饮下,日夜各四五服。...

http://qihuangzhishu.com/875/162.htm

附子汤_中医方剂书籍汇集【中药方大全】

...《时方妙用》辛附子汤加知母一味.主治迥殊.可知经方之变化如龙也.野老某.年八旬有奇.传予奇方.用生金樱根.去粗皮一两半.吴风草三钱.香菌极小团结者七枚.水煎服一服.小便即通而肿愈.○余细绎此方极妙.麻黄大发汗.而根又能止汗.橘肉生痰壅气....

http://zhongyaofangji.com/yaofang/xinfuzitang.html

白附子散_《普济本事方》_中医方言书籍_【岐黄之术】

...治风寒客于头中,偏痛无时,久之牵引两目,遂致失明。白附子(一两,炮) 麻黄(不去节) 川乌(炮去皮尖) 南星(各半两,炮) 全蝎(五个,去毒) 干姜(炮) 朱砂(水飞) 麝香(各一分)上为细末。酒调一字服之,去枕少时,此方见必用方。庚寅年...

http://qihuangzhishu.com/946/82.htm

共找到313,38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