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证从五脏论治新议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编者按:《内经》对郁证的认识有三郁、五郁、六郁、情志之郁等,主要从五脏论治郁证。本文作者认为郁证病机,无非是五脏气机阻滞不畅、气血津液运行紊乱而致,所以要从五脏气机失调这个角度认识郁证。作者对《内经》郁证从五脏论治有新的认识,根据五脏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1633.html

程为平从虚论治痫证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闫禹竹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痫证的病因病机是风、火、痰、瘀、郁等,但归其因多是由于先天或后天因素而致肾精亏乏、髓海空虚、脑神失用而致痫。 在治疗痫证方面,主张从虚论治,补肾填精,益髓养脑,补虚断痫,治疗效果明显。 方以首乌...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1556.html

中医治疗阴虚火动的中药方剂大全_【中医宝典】

...阴虚火动 八味地黄丸 八味肾气丸 八味丸 补阴散 崔氏八味丸 癸字补髓丹 加减四物汤 加味苓桂术甘汤 金匮肾气丸 救阴理痨汤 凉膈散 六味地黄丸 六味丸 麻黄桂枝汤 四生丸 犀角地黄汤 ...

http://zhongyaofangji.com/zhuzhi/yinxuhuodong.html

脾胃阴虚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证名。指脾阴虚和胃阴虚的综合表现。脾与胃相表里,同主后天水谷营养的生化,故二者关系极为密切。临床表现多以胃阴虚为主。参胃阴虚、脾阴虚各条。...

http://qihuangzhishu.com/192/1101.htm

脂溢性皮炎可分三型论治_皮炎湿疹偏方秘方_【中医宝典】

...斑片,上附油腻性鳞屑或痂皮。干性皮脂溢出多见于干燥脱屑斑片,自觉瘙痒。可有精神易兴奋、皮脂分泌异常或有偏食习惯。病情严重或处理不当可发展为脂溢性湿疹甚至红皮病。此病笔者临证分为3种证型予以论治。 肺胃热盛型 临床表现为起病突然,皮损红色,并...

http://zhongyibaodian.com/pianfang-mifang/a12473.html

朝鲜医学“辨象论治”_【中医宝典】

...朝鲜医学与许多传统医学一样,十分注重整体观念,但在具体辨病上,又有其独特之处。最为特异的就是它的“辨象论治”法,即按照某些特征,把人分为四象:太阳人、少阳人、太阴人、少阴人,通过四方面的询问,获得全面的信息。 朝医四象人 太阳人:脑颅起势...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008.html

论治_《类经》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其已成。(针刺十三。)上工十全九,中工十全七,下工十全六。(脉色十七。)粗工凶凶,以为可攻,故病未已,新病复起。(论治十七。)粗工嘻嘻,以为可知,言热未已,寒病复始,同气异形,迷诊乱经,此之谓也。(标本二。)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

http://zhongyibaodian.com/leijing/481-35-2.html

阴虚发热_《竹林女科证治》_中医妇科书籍_【岐黄之术】

...产后有阴虚发热者,必素禀脾肾不足,及产后气血俱虚,故多有之。其热则倏忽往来,时作时止,或昼或夜进退无常,或精神困倦,怔忡恍惚。但察其外无表证而脉见弦数,或浮弦豁大,或微细无力,其来也渐。非若他证之暴至者,是即阴虚之候。治当专补真阴,宜小营...

http://qihuangzhishu.com/687/319.htm

内伤阴虚发热证_《古今名医汇粹》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治法纲》曰∶内伤发热,则从内自汗出,六脉微弱,或右手气口大三倍于人迎,按之无力,浑身酸软或痛,倦于言,动怠惰,属内伤元气虚,宜补中益气汤加减。发热甚于午后,遗滑,或咳嗽有红,皮毛枯槁,属阴虚,热久则变为骨蒸劳极,治法如劳瘵条下。又有伤食...

http://zhongyibaodian.com/gujinmingyihuicui/631-10-9.html

阴虚肾弱—麇骨酒_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麇骨酒 [药物组成] 麋骨 [功能主治] 阴虚肾弱,久服令人肥白。 [用法用量] 适量饮服。 [制备方法] 麋骨煮汁,同曲、米如常酿酒。 [资料来源] 明·《本草纲目)...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6674.html

共找到18,88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