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科学发展概况_中医外科学_中医外科书籍_【岐黄之术】

...的金匮要略对后世外科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如治疗肠痈、寒疝、浸淫、狐惑等病的辨治体系和方药,至今仍为临床所应用。西汉前后问世的金创痪疚方是我国第一部外科专著,惜已失传。由此可见,到了汉代,从理论、实践、药物、手术、著作等多方面看...

http://qihuangzhishu.com/80/2.htm

妇人_医宗金鉴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方歌】妇人系总名,各有形证各属经。阴挺如蛇脾虚弱,肿劳伤血分成,蚀胃虚积郁致,脱忧思太过生,〔颓〕气血双虚损,随证施治诸证平。【注】此证俱生于阴器,如中挺出一条如蛇形者,名为阴挺。由脾经虚弱,或产后遇怒受风所致。初宜服...

http://zhongyibaodian.com/yizongjinjian/337-85-9.html

_外科大成_中医外科书籍_【岐黄之术】

....运气皆属于寒.经曰.太阳之胜.阴中乃疡.隐曲不利.治以苦热.仲景云.少阴脉滑而数者.中生.少阴脉长.阴中必挺出.夫器属足厥阴肝经任脉之会.素问云.督脉者其络循器合纂间.是属督脉也.至于足太阳.外合清水.内属膀胱.而通水道.手...

http://qihuangzhishu.com/643/71.htm

唐吉父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上海中医学会妇科委员会主任、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妇科编委、上海中医药杂志编委等职。撰写论文10余篇,其中女子以肝为先天初探子宫内膜异位症辨证论治分获1980年上海市重大科技成果二等奖及三等奖。 名医:唐吉父的更多内容...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tangjifu/index.html

中医内科的成形阶段(明清时期)_中医内科学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张氏医通杂病源流犀烛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诸疾医宗金鉴,杂病心法临证指南医案等,这些著作作为中医内科已初具规模,它们在体例上将疾病分门别类,在内容上多数含有疾病的概念、病因病机、辨证论治、治疗方药和医案等。明清时期,杂...

http://qihuangzhishu.com/76/7.htm

隐病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见杨志一妇科经验良方。女阴部各种疾患的总称。包括阴痒、阴挺、、阴冷、吹等。...

http://qihuangzhishu.com/195/2120.htm

候_诸病源候论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者,由三虫、九虫动作,侵食所为也。诸虫在人肠胃之间,若腑脏调和,血气充实,不能为害。若劳伤经络,肠胃虚损,则动作侵食于,轻者或痒或痛,重者生疮也。诊其少阴之脉,滑而数者,中生也。...

http://qihuangzhishu.com/623/1431.htm

明阳毒似症论_外科启玄_中医外科书籍_【岐黄之术】

...人之恶属心火乃正理也.亦有初起色紫赤而肿痛.脉沉细数.而恶寒喜暖.非真寒也.乃火极似水.阳极生.亢则害.承乃制之理.或平时富贵享用浓味.服金石等药致之.故有阳极似.始热终寒之变.宜顺其时而服内疏托里泻心等剂.治之即愈矣....

http://qihuangzhishu.com/730/40.htm

八百年新安妇科一奇葩_【中医宝典】

...学术经验被后学所采拮,并被中医高等院校编入中医妇科教材。 2009年“黄氏妇科”与新安“西园喉科”、“曹氏外科”等医学世家被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已有着840余年历史的新安“黄氏妇科”其第二十五代传人黄孝周与弟...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5795.html

的总结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医诊断学研究出现高潮,产生了大量专著。其中王叔和所撰脉经10卷,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当时的脉知识,并有许多创造发明,是中医诊断学的奠基之作。除此之外,梁七录隋书·经籍志等尚著录十余种脉著作虽已...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124.htm

共找到618,92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