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海_《针灸学》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定位] 在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解剖] 在拇趾外展肌止点;后方有胫后动、静脉;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深部为胫神经本干。[主治] 咽喉干燥,痫证,失眠,嗜卧,惊恐不宁,目赤肿痛,月经不调,痛经,赤白带下,阴挺,阴痒,疝气,小便频数,...

http://qihuangzhishu.com/93/217.htm

茄病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证名。属阴挺范畴。清·周贻观《秘珍济阴》:“妇人阴门坠出,或红或白,状如茄子,名曰茄病。红属湿热,宜白薇散(白薇、川芎、当归、熟地、白芍、苍术、泽兰、丹皮、灵霄花);白属气虚,宜服四物吴茱萸汤(吴茱萸、当归、人参、白术、熟地、川芎、陈皮...

http://qihuangzhishu.com/192/1605.htm

蠡沟_《针灸学》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定位] 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5寸,胫骨内侧面的中央。[解剖] 在胫骨内侧面下三分之一处;其内后侧有大隐静脉;布有隐神经的前支。[主治] 月经不调,赤白带下,阴挺,阴痒,疝气,小便不利,睾丸肿痛,小腹痛,腰背拘急不可俯仰,胫部酸痛。[...

http://qihuangzhishu.com/93/323.htm

大赫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资生经》)。布有肋下神经及髂腹下神经的分支,和腹壁下动、静脉的肌支。主治遗精,阳萎,阴挺,带下,茎中痛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http://qihuangzhishu.com/167/1173.htm

归来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①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溪穴。属足阳明胃经。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距前正中线2寸。一说“去腹中行当各三寸”(《针灸资生经》)。布有髂腹下神经,外侧有腹壁下动、静脉。主治腹痛,疝气,月经不调,闭经,崩漏,带下,阴挺,遗精,阳萎等。...

http://qihuangzhishu.com/168/1651.htm

妇人隐疾_《医学心悟》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妇人隐疾,前阴诸疾也。有阴肿、阴痒、阴疮、阴挺、下脱诸症。其肿也,如菌、如蛇、如带、如鸡冠,种种不一。而推其因,总不外于湿热也。古方九味芦荟丸主之。若兼怒动肝火,佐以加味逍遥散。若肝经湿热极盛,佐以龙胆泻肝汤。若脾虚气弱,中气下陷,佐以补...

http://qihuangzhishu.com/657/537.htm

《女科撮要》_中医妇科书籍_【岐黄之术】

...作者:薛立斋 朝代:明 年份:公元1368-1644年 前序 卷上 经候不调 经漏不止 经闭不行 带下 血分水分 小便出血 热入血室 师尼寡妇寒热 历节痛风(即白虎历节风) 流注 瘰 乳痈乳岩 血风疮 疮 阴疮(交接出血、阴挺、阴痒、阴虫...

http://qihuangzhishu.com/855/index.htm

交信_《针灸学》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定位] 在小腿内侧,当太溪直上2寸,复溜前0.5寸,胫骨内侧缘的后方。[解剖] 在趾长屈肌中;深层为胫后动、静脉;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后方为胫神经本干。[主治] 月经不调,崩漏,阴挺,泄泻,大便难,睾丸肿痛,五淋,疝气,阴痒,泻痢赤白,...

http://qihuangzhishu.com/93/219.htm

阴纵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证名。阴茎挺长不收,或肿胀而痿之证。见《医学纲目·肝胆部》。又称茎纵、阴挺。多由肝经湿热所致。《杂病源流犀烛·前阴后阴病源流》:“阴纵,亦名阴挺。由前阴受热,则玉茎挺长不收,或肿胀而痿,或与股相磨难行,甚至两胁气逆上,手足倦弱。”治宜清肝...

http://qihuangzhishu.com/195/2197.htm

《女科撮要》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作者:薛立斋 朝代:明 年份:公元1368-1644年 前序 卷上 经候不调 经漏不止 经闭不行 带下 血分水分 小便出血 热入血室 师尼寡妇寒热 历节痛风(即白虎历节风) 流注 瘰 乳痈乳岩 血风疮 疮 阴疮(交接出血、阴挺、阴痒、阴虫...

http://zhongyibaodian.com/nvkecuoyao/index.html

共找到58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