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肠部位辨_三十年临证经验集_中医医案书籍_【岐黄之术】

...,非死血也。’依法治之,下黑粪如梅核者碗许而愈。”俞震按:“尺沉实,则为下结粪。今两尺绝无而断结粪,又见取之巧非出一途。”余谓此非取之巧拙,乃为大小肠本不该侯于两尺部之明证。清季龙柏氏著药联珠一书,于大小肠之部位,标新立异,...

http://qihuangzhishu.com/144/13.htm

的起源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从史料上看左传记述缓和治病都还没提到诊脉,史记·扁鹊传:“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就是说起源于扁鹊,或者说是扁鹊的时代,亦就是“医经”-派。 今天所讲所用的,究竟是起源于什么时候,它又是怎样起源的,这不但是个历史问题,...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68.html

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涩舌颤舌短舌红舌蹇舌绛舌卷卵缩舌裂舌面如镜舌胖舌起芒刺舌强舌上起瓣舌苔舌歪舌痿舌胀大舌舌质舌肿舍脉从证舍证从伸舌神门审苗窍声如拽锯失神失音十睡中呢哺嘶嗄四合参苔垢苔滑苔润太息痰包透关射甲吐弄舌脱肉破[月困]脱神望齿望...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sizhen-2717.html

学辑要学辑要评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肤见所得,系之于后编为是书,名日学辑要。所以他的书是法古而又及于今的,除去对寸口不分三部以配脏腑,以及他提出的“已有此证当、以察其阴阳表里虚实热寒而为之处措,安可以万变之证预隶之于乎”的观点以外,与后世法的区别不是很大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64.html

中医师必须擅长——与陈清光先生商榷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胡心藻 湖北省监利县分盐镇渔场卫生室 近读“中国中医药报”8月27日刊载的陈清光先生正确认识一文,有感于陈先生对中医的高度评价和认识的误区分析。但陈先生在文中说:“较为精准地据断证是可遇不可求的,我们不能也不应当苛求...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5516.html

小儿基础介绍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布局,小儿脉息至数等等,各持已见,明·张介宾景岳全书日:“凡小儿,既其言语不通,尤当以为主,而参以形色、声音则万无一失。”足见小儿诊法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年龄与至数 小儿的年龄与脉搏的至数有直接的关系,故持之道,必先明小儿年龄...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10.html

家正眼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征引王叔和、李东垣、朱震亨、滑寿、戴共父、李时珍等诸家学说,予以分析阐论,作者本人则另加注按,颇有发挥;此外,还择要地叙述了望、闻、;卷二考核各家学理论,用四言歌诀的形式分述28种脉象;并对高阳生进行了辨误和评述,末附...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237.htm

家正眼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征引王叔和、李东垣、朱震亨、滑寿、戴共父、李时珍等诸家学说,予以分析阐论,作者本人则另加注按,颇有发挥;此外,还择要地叙述了望、闻、;卷二考核各家学理论,用四言歌诀的形式分述28种脉象;并对高阳生进行了辨误和评述,末附...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785.htm

妊娠早期解_邹孟城三十年临证经验集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两手皆然,决无仅见于左寸,而余处不见之理。亦无论经文或千百年来之前人经验,均无独以左寸脉“动甚”以决妊娠之理.是故左寸之说不足为据。手少阴当指小指内侧手少阴心经神门穴处之动脉,十二经皆有动脉。内经原有明文。神门穴处之动脉即是手少阴心经之...

http://qihuangzhishu.com/1044/87.htm

中医脉象之伏脉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冲阳皆无者必死。”三昧说:涩“而有三部皆伏,一个独伏之异。”根据历史文献及对其分析考证,结合临床实践、实验等经验体会,拟丁伏脉的传统形式的脉象指标为: 1、伏脉是单因素的脉象。 2、伏脉极沉的,虽属沉类,但程度上与沉有很明显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28.html

共找到490,33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