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阳明大肠经图_《医学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手阳明大肠经图(图)【大肠腑图】大肠腑图(图)大肠重三十二两,长二丈一尺,广四寸,径寸半,当脐右回,叠积十六曲,盛谷一斗,水七升半。大肠上口即小肠下口。...

http://qihuangzhishu.com/843/7.htm

自序_《医学摘粹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只购行常数种医书读之,涉猎十年,虽稍知大概,终未得此道之归也。及三十七岁,报捷南宫,后入部当差,公余之暇,即赴书市购买医书,先得《徐氏八种,《陈修园十六种,继得高士宗《医学真传,张隐庵《侣山堂类辨,后得《黄氏八种,见诸公著作皆...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zhaicui/648-13-1.html

大力夺命丸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医学正传大力夺命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医学正传:大力夺命丸【别名】杵糠丸【处方】杵头糠半,牛转草半,糯米1。【制法】上为细末,取黄母牛口中涎沫为丸,如龙眼大。【功能主治】膈噎不下食及翻胃等。【用法用量】杵糠丸(...

http://zhongyaofangji.com/d/daliduomingwan.html

医学人类学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这些毕竟还只是零星的研究。1986年由中国人类学学会主编、重庆出版社出版的《医学人类学论文集在不少方面,尤其是体质结构和社会经济、自然因素之间的关系研究方面在国内都属首次发表,可以说是我国第一部有关医学人类学研究的专集,但本书的成就主要是...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438.htm

清代少数民族医学_【中医宝典】

...当时已开始吸收印度土、水、火、风、空“五大元素”的内容和“赫依、希拉、巴达干”(气、明、痰)理论,但并不系统,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随着十六世纪藏传佛教的大量输入蒙古地区,藏医经典著作《四部医典传入并被译成蒙文;而印度吠陀医学的《医经八支...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726.html

总论_《三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医理无穷,脉学难晓,会心人一旦豁然,全凭禅悟。余未及冠,因病弃儒,留心医学,研究诸书,并无一字之师,独于脉,稍得异人指示,提一缓字,而融会之,全身脉症,于瞬息间,尽归三之下。距今四十余年,所过通都大邑,探取病情,无一不验。今不敢以自私,...

http://qihuangzhishu.com/786/4.htm

《象棋在线阅读

...贾题韬 一九四一年著《象棋象棋归 目录◎ 象棋之阶段及其进修方法◎ 战员的分析--棋子◎ 视察战场--棋盘◎ 阵形研究--局势◎ 象棋点睛--先后手◎ 结论...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322.html

老年学与医学老年学_《老年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老年学由老年医学(或医学老年学)、老年生物学、老年心理学及老年社会学四大分支学科构成,老年医学是临床医学中的一个新的分支学科,它不只研究老年病,而且涉及人类衰老的基础理论研究以及老年医学教育的研究,因此用“医学老年学”更为合适。(一)医学...

http://zhongyibaodian.com/laonianxue/982-3-4.html

络先兆_《中医疾病预测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由于小儿皮肤较薄,食指络脉比较显露之故。指纹络诊渊源于我国先秦时期的《黄帝内经,是《黄帝内经诊鱼际络法的发展,指纹诊法曾记载于唐代王超的《水镜图诀(此书已佚),以后《普济本事方亦有较为详细的记载。络诊是将小儿食指的第一节横纹命名...

http://qihuangzhishu.com/128/96.htm

手太阴肺经图_《医学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手太阴肺经图(图)【肺脏图】肺脏图(图)肺重三三两,六叶两耳,凡八叶,附脊第三椎。考尺寸、斤两、升斗古今异同∶古之一尺,与今之木工曲尺相等;古之一两,今之七分六厘;古之一升,今之六勺七抄。余仿此。...

http://qihuangzhishu.com/843/6.htm

共找到511,72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