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杖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经外穴名。《肘后备急方》:“葛氏治卒腰痛诸方,不得俯仰方,正立倚小竹,度其人足下至脐,断竹,及以度后,当脊中,灸竹上头处,随年壮。”近代《中国针灸学》列作经外穴,名竹杖。在后正中线上,当脐相对之脊骨处。主治腰痛,便血、吐血、衄血,痔疮,...

http://qihuangzhishu.com/196/530.htm

经穴_《手穴手纹诊治》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掌中,手小指指掌关节后,小指无名指之间,劳宫穴相平。主治病症:有强心作用,对风心病、心肌病、肺心病及其它原因所致的心功能不全、心律不齐、心房纤颤等有效。亦可用冠心病心绞痛及泌尿系某些疾病。备考:《会元针灸学》:“少府者,手少阴心脉,出腑走...

http://zhongyibaodian.com/shouxueshouwenzhenzhi/136-4-1.html

针灸科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有甲、乙两种抄本)、《脉法》、《阴阳脉死侯》等四种,江陵张家山汉简《脉书》为马王堆古医书后三种之合,皆经络、经脉等针灸基础理论有着密切关系。马王堆古医书还有《五十二病方》,这些古医书皆只有灸法,而无...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55.htm

针灸推拿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清代前中期针灸学发展趋于缓慢和停滞,道光二年(1822)皇帝颁旨“针刺火灸,究非奉君之所宜,太医院针灸一科,着永远停止”,针灸从此在太医院消失,使针灸受到了比医学其它科目更严重的打击。但在广大群众中,针灸仍因其简便易行且有效而受到欢迎。...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93.htm

石学敏-醒脑开窍针刺法创始人_中医名家_【中医宝典】

...石学敏,教授、博士生导师。历任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名誉院长。世界著名中医针灸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兼任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天津针灸学会会长,中国针灸临床研究会副理事长,欧洲传统中医协会...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jia/b34861.html

陆瘦燕_名家名著_【中医宝典】

...络绎不绝。 在旧社会,中医受到歧视,针灸更被斥为“不科学”,江湖术士等量齐观,政府企图取缔中医。陆氏认为必须重视对祖国医学理论的整理和发扬,提高中医队伍的业务水平,加强中医队伍的团结,才能振兴中医事业,为此,他竭尽全力,在上海报刊上开辟《...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67.html

陈汉平_论文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乙组取大椎、肾俞、脾俞。每穴灸3壮,两组穴位交替使用,隔日灸,每周3次,共计24次为一疗程。治疗结果:显效56例,有效130例,无效37例,总有效率83.41%。 试论针灸学的任务、目的研究方法 出处:上海针灸杂志 1996年第15卷第2期...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chenhanping/520-2-3.html

针灸文化--清代_针灸文化_【中医宝典】

...在清代早期,针灸学的发展呈现出“由博返约”的趋势,针灸朝简单、安全的方向发展,明代针灸“综合”、“汇集”、“神秘”的总特点形成鲜明对比。 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改进针灸方法,简化操作程序,减轻病人痛苦,在保持原有疗效的基础上,...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477.html

整筋手法可治疗顽固性疼痛_【中医宝典】

...不通”。 整筋手法是在中医经络学说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解剖学、生物力学、推拿学、生物全息学说发展起来的一门专治顽固性颈肩腰腿痛的疗法。整筋手法是运用手法,把筋骨分开,从筋(韧带)入手,来调理气机,疏通经络,“通则不痛”。 内脏和各组织之间存在着...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0563.html

中医的起源演进_【中医宝典】

...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 诸子百家中以儒家﹐道家﹐阴阳家对医学发展的影响最突出。 邹衍开始把阴阳和五行两种学说联系起来﹐并以解释各种自然及社会现象。 <黄帝内经>的产生奠定了中医学基础理论。 <针灸学及人痘接种术等都流传到欧洲一些国家。 公元1840年...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756.html

共找到261,14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