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因_病因病机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三因即三类病因的总称。 【三因】 古代把病因分为“内因”、“外因”、“不内外因”三类。三因即此三类病因的总称,见于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陈氏引申《金匮要略方论》「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之意,以“六淫”为外因,“七情”过极为内因,饥饱、...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5791.html

三因_病因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古代把病因分为“内因”、“外因”、“不内外因”三类。三因即此三类病因的总称,见于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陈氏引申《金匮要略方论》「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之意,以“六淫”为外因,“七情”过极为内因,飢饱、劳倦、跌仆、压溺及虫兽所伤等为不...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sanyin-439.html

虚劳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名。出《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治》。又作虚痨。正气损伤所致的虚弱症和具传染性表现为虚弱证候的疾病(见《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前者称为虚损,后者称为劳瘵或传尸劳(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详见虚损、劳瘵、传尸劳条。...

http://qihuangzhishu.com/195/476.htm

中医词典拼音J:第七篇_《中医词典》h~j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附方解。现存二十余种清刻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金匮方论衍义》金匮著作。三卷。元·赵以德撰。撰年不详。清·周扬俊评介赵氏注本“理明学博,意周虑审”(见《金匮玉函经二注》)。后世注释《金匮要略》的医家,颇多引录赵氏的见解。原编删去林忆...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cidian2053/169-2-7.html

方论(五)_《中国医籍考》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孝斌已作故人。自嗟岁月不待。立言之念愈急。终不能全见其书之为恨耳。〔程氏(林)伤寒论集〕未见按上见于金匮要略直解凡例。〔史氏(以甲)伤寒正宗〕八卷 存凡例曰。叔和编次仲景之书。引轩岐之经。杂以己意。而为之例。后人不察。错视为仲景之言。又以其...

http://qihuangzhishu.com/485/55.htm

的解释_诗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国语辞典 詩經的。作者至今仍無定論。齊、魯、韓三家詩及毛詩各自有序,現僅存毛詩。置於各篇篇首,解釋各篇主題的是小序。另有關雎序前的大,但說法不一。舊說以為自「風,風也」以下為大。見唐.陸德明.經典釋文.卷五.毛詩音義上。宋朝朱熹認...

http://hanwen360.com/c/339508.html

红蓝花酒一(痛经)_百病药酒_【中医宝典】

...红蓝花酒主治妇人六十二种风,及腹中血气刺痛。 【来源】《金匮要略方论》 【配方】红蓝花一两。 【制法】上一味,以酒一大升,煎减半。 【主治】妇人六十二种风,及腹中血气刺痛。 【用法】顿服一半,未止再服。 说明:《普济方》载本方同上,注出“...

http://zhongyibaodian.com/yaojiu/a14276.html

_《外科集验方》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喜怒不常,则未免致伤荣卫,而疮毒生焉。其生也,种类颇多,兹疮科一帙,乌足以尽疗乎。以故命臣重集外科方论,务在较量之也审,简拔之也精,究其疾之源,详其药之用,以与《选要》配,庶不致有所偏废。臣于是尤有以仰知殿下仁爱及人之盛心,所谓深长而周密矣。...

http://zhongyibaodian.com/waikejiyanfang/817-4-0.html

的解释_胶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国语辞典 膠,周代學校。,商代學校。膠泛指學校。 南朝齊.王融.為竟陵王與隱士劉虬書:「膠肇修,經法敷廣。」 隋書.卷三.煬帝紀上:「優德尚齒,載之典訓,尊事乞言,義彰膠。」...

http://hanwen360.com/c/222709.html

方论(二)_《中国医籍考》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采诸说。仲景所云。各承家伎者。是也。叔和既改抉仲景原文。独为伤寒立论。十六卷中。不知遗弃几何。而今六经之文。夹杂者亦不少。岂独然仲景旧集哉。世以金匮要略。为仲景杂病。共经魔魅之后乎。张志聪曰。注解本论。必明仲祖撰论之原。方为有本。某。有撰...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jikao/485-27-1.html

共找到30,27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