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怖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证名。易惊善恐或因惊致恐之意。出《金匮要略·奔豚气病脉证治》:“病有奔豚,有吐脓,有惊怖,有火邪,此四部病,皆从惊发得之。”《金匮要略心典》:“惊怖即惊恐,盖病从惊得,而惊气即为病气也。”详见惊、善恐条。...

http://qihuangzhishu.com/169/1928.htm

旋覆花汤方证考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煎汤一碗,热饮并盖棉被,身见微汗即可。翌日告谢痊愈。此案深深启发了笔者探讨旋覆花汤方证的兴趣。 旋覆花汤方,原见于《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和《金匮要略·妇人杂病》,因其有错简,使后世难辨其方证,如《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第11条:“寸口...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0609.html

《金匮方论衍义》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金匮著作。三卷。元·赵以德撰。撰年不详。清·周扬俊评介赵氏注本“理明学博,意周虑审”(见《金匮玉函经二注序》)。后世注释《金匮要略》的医家,颇多引录赵氏的见解。原编删去林忆整理本25篇中最后三篇,是现存《金匮要略》较早的全注本。但刊本甚少...

http://qihuangzhishu.com/169/1582.htm

徐彬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清代医学家。字忠可。秀水(今浙江嘉兴)人。师从李士材、喻嘉言,尊《伤寒论》、《金匮要略》为医中之“六经”,编撰有《伤寒方论》一卷(一作《伤寒一百十三方发明》,1667年),以析仲景立方深义。其余尚有《金匮要略论注》二十五卷(1671年)、...

http://qihuangzhishu.com/195/404.htm

《金匮方论衍义》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金匮著作。三卷。元·赵以德撰。撰年不详。清·周扬俊评介赵氏注本“理明学博,意周虑审”(见《金匮玉函经二注序》)。后世注释《金匮要略》的医家,颇多引录赵氏的见解。原编删去林忆整理本25篇中最后三篇,是现存《金匮要略》较早的全注本。但刊本甚少...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814.htm

射干麻黄汤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金匮要略》射干麻黄汤 《备急千金要方》射干麻黄汤 《退思集类方歌注》射干麻黄汤 《伤寒杂病论》射干麻黄汤 《医宗金鉴》射干麻黄汤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射干麻黄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金匮要略》:射干麻黄汤【处方】射干9克 ...

http://zhongyaofangji.com/s/sheganmahuangtang.html

麻黄附子汤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金匮要略》麻黄附子汤 《金匮》麻黄附子汤 《退思集类方歌注》麻黄附子汤 《医宗金鉴》麻黄附子汤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麻黄附子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金匮要略》卷中:麻黄附子汤【处方】麻黄9克 甘草6克 附子3克(炮)【...

http://zhongyaofangji.com/m/mahuangfuzitang.html

半夏干姜散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金匮要略》半夏干姜散 《金匮》半夏干姜散 《备急千金要方》半夏干姜散 《伤寒杂病论》半夏干姜散 《医宗金鉴》半夏干姜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金匮要略》卷中:半夏干姜散【处方】半夏 干姜各等分【制法】上二味,研为粗末。【...

http://zhongyaofangji.com/b/banxiaganjiangsan.html

女劳疸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语出《金匮要略》。黄疸类型之一。证见身黄、额上微黑、膀胱急、少腹满、小便通利、大便色黑、傍晚手足心发热而反觉恶寒。《金匮要略》认为本证是得之房劳醉饱。根据临床所见本证多出现在黄疸病的后期,是气血两虚、浊邪瘀阻的证候。常伴有胁下积块胀痛、...

http://qihuangzhishu.com/109/1932.htm

百合病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古病名,见《金匮要略》。是一种心肺阴虚的病症。临床表现为沉默少言,欲睡不能眠,欲行不能走,欲食又不能吃,寒热似有似无,神志有时不宁,或作自言自语,伴有口苦,尿赤,脉数等内热见症。类似西医神经衰弱,癔病,或某些热病后期虚弱症。亦有人认为《...

http://qihuangzhishu.com/109/2055.htm

共找到3,61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