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部三针。 (1)上焦针:取头面穴针刺,得气后,将针尖偏向一侧的耳穴方向刺,得气后回针到头面穴皮下,再向另侧耳穴刺,复回针到原点皮下,然后沿正中线向下透刺心穴,得气后留针。急性病留针30分~5小时,慢性病可留针24小时,针柄以胶布固定。此刺法...
...经络受阻、瘀血阻滞而致病。针刺后溪穴有一定治疗效果。 令患者取坐位,将患侧手微微握拳放于桌子上,常规消毒后毫针直刺后溪穴约0.8寸,施以大幅度提插手法,当针刺处有明显胀痛感时留针,并嘱患者带针缓慢地自行活动腰部,以向疼痛、受限、障碍的方向为主...
...针刺配合推拿治疗本病常能获得良效。 毫针 治法:疏调肠腑气机,导便通秘。取大肠经俞、募穴及下合穴为主。实秘针用泻法,虚秘针用补法,寒秘可加灸法。 选穴:大肠俞、天枢、支沟、上巨虚。 热结者加合谷、内庭;气滞加中脘、太冲;气血虚弱者加脾俞、胃俞...
...足.左足阴经升.从足走胸.(二)男子午后 右手阴经降.从胸走手.右手阳经升.从手走头.左手阳经降.从头走手.左手阴经升.从手走胸.左足阴经降.从胸走足.左足阳经升.从足走头.右足阳经降.从头走足.右足阴经升.从足走胸.(三)午前泻针手法男女...
...针刺治疗胆道疾病具有解痉止痛、利胆排石、降逆止呕作用,可单独使用,也可配合其他疗法使用。 (1)体针 ①针刺 a.穴位:胆俞、中脘、足三里、治胆穴、阳陵泉。绞痛加合谷;高热加曲池;呕吐加内关。 b.针法:选以上穴位2~4个,深刺、重刺,...
...一、取穴经验 1. 精确辨证、注重补泻方氏精于辨证取穴,强调补泻手法,常能立竿见影,疗效卓著。曾治患者颜某,肠癖10余年,辨证为热壅大肠,用泻法针手阳明数穴,泻其热,通其壅,数日而愈。又曾治一形体丰腴之中年妇人,诉腰腿热痛来就诊,虽在冬季...
...着眼于强壮身体,增进机体代谢能力,旨在养生延寿;治病而用针法,则着眼于纠正机体阴阳、气血的偏盛偏衰,扶正祛邪,意在祛病除疾。因而,用于保健者,在选穴、施针方面,亦有其特点。选穴则多以具有强壮功效的穴位为主;施针的手法,刺激强度宜适中,选穴亦不宜...
...张老治疗中风后遗症,以针刺患侧大脑头皮运动及感觉区为主,以整体辨证为原则,结合局部与循经辨证进行取穴:头皮针运动区(即顶颞前斜线)位于头部侧面,头顶至头颞部,自前神聪穴起至悬厘穴的连线,将全穴线分为5等分(上1/5主下肢瘫痪、中2/5主...
...90度,紧靠肘关节骨边缘取穴,常规 少海穴消毒后,选用2~3寸长的毫针,直刺双侧曲池穴,根据体质胖瘦,向少海穴透刺1.5~3寸深,运针得气后,用捻转提插手法,使针感上传至肩,下行于腕,以出现酸、麻、胀感为度。1分钟后停止运针,每5分钟行手法...
...),均以针刺组效果为优。 注意事项: (1)本法适用于预防一般的人工流产综合反应。所选穴位,分别在上、下肢,均不影响手术操作,而常用穴一针透二穴,亦可减轻孕妇多针进穴之不适感及紧张心理。当然要求针刺者手法必须熟练。 (2)除针刺外,尚应注意...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