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冠仙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自序 再自序 合论诸书之得失以示初学之从违(四条) 论读医书之难 论诊病须知四诊 论《景岳全书》 论金匮肾气汤 论倪涵初先生疟痢三方 附录 王子圣大归芍汤 张洁古芍药汤 附论噤口痢 ...
...金匮要略,乃仲景治杂病之书也。其中缺略处颇多,而上古圣人以汤液治病之法,惟赖此书之存,乃方书之祖也。其论病皆本于《内经》,而神明变化之;其用药悉本于神农本草,而融会贯通之;其方则皆上古圣人历代相传之经方,仲景间有随症加减之法;其脉法亦皆《...
...》 治伤寒用药大略 伤寒变温热病 温病辨 辨恶寒 辨温暑凉寒诸证 辨风温 虞花溪·《医学正传》论暑 李文清·《医学入门》论暑 救痰壅法 救绞肠痧法并干霍乱 救途中热倒法 王宇泰·《证治准绳》论暑 加减清暑益气汤 《名医类案》《增补名医类案》...
...《金匮要略》,张仲景论杂病之书,晋·王叔和编为二十五篇,二百六十二方,为医杂病之祖本。国朝徐彬有《金匮要略论注》二十四卷,较之元人朱丹溪《金匮钩玄》,似较明晓。下至赵良《集注》,以及李文今、程林、魏荔彤、尤怡、周扬俊、沈明宗、高世栻、...
...《内经》以先热后寒为温疟,与先寒后热之寒疟反对,而以但热不寒为瘅疟,《金匮》瘅、温二疟皆但温不寒,注家不能分别。泉谓疟之命名,本对温而立。冬感于寒及非时之温,至春发者,其状和顺谓之温;夏感于暑及非时之寒,至秋发者,其状酷虐谓之疟。疟有寒、...
...导引术语与功法名。金匮喻男子精室,谓防止梦遗滑精。又有具体功法:入睡前用左、右两手交替揉摩脐部与胁肋,并摇摆身躯。《修龄要旨·导引歌诀》:“梦失封金匮……寤寐时,调息神思。以左手搓脐二七,右手亦然,复以两手搓两肋。摇摆七次。屈足侧卧。”...
...张仲景曰∶寸口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虚寒相搏,此名曰革,妇人则半产漏下。慎斋按∶以上《金匮》二条,序妇人崩漏本于三焦绝经,而芤减之脉,为虚寒相搏之病也。...
...详加阐释。康熙十六年(1677年)取《伤寒论条辨》、《尚论篇》,附以己见,编成《伤寒论三注》十六卷。又补注《金匮方论衍义》而成《金匮玉函经二注》二十二卷(1687年)。治血证,疗效甚着。推崇《十药神书》,康熙二十六年予以加注刊行。...
...此编外尚有《知医必辨》,林谨遵遗命未敢付梓。先君晚年见医学日杂,多狃于积习,防后人习此亦为所误,特明辨若干条,以除其惑。所辨切中时弊,皆有所见。大抵类吴又可之粗率,则动用攻发,致犯虚虚。不善读《景岳全书》,过信其偏论,则动用温补,致犯实实...
...北宋.王洙录传《金匮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卷辨伤寒、中卷论杂病、下卷载其方、并疗妇人。 题辞 卷上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 湿病脉证第二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第三 疟病脉证并治第四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 肺痿肺痈...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