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见阴脉者死,邪自表达里,正气亏陷,如谵语脉沉是也。《活人书》谓杂病与伤寒脉不同,其实同也,况伤寒中亦有杂病,杂病中亦有伤寒。伤寒杂病脉之阴阳一而已矣。自《百证歌》举其概,丹溪发其微,然后知脉当从仲景与叔和《脉经》,不当泥高阳生之《脉诀》也...
...宋代医学家。字翼中,号大隐先生、大隐翁、无求子,人称“朱奉议”,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因进谏未纳而隐居,专心医药。醉心于《伤寒论》之研究,历时二十载,先着成《伤寒百问》三卷,后又更名《南阳活人书》二十卷。此时适宋朝大兴医学,遂以朱氏为...
...伤寒著作。又名《伤寒论后条辨直解》。十五卷。清·程应旄撰于1670年。全书分礼、乐、射、御、书、数六集。程氏以方有执《伤寒论条辨》内容,根据个人对仲景原文的理解,“条其所条,辨其所辨”(见自序),并以仲景原文及《伤寒论条辨》、《尚论篇》的...
...伤寒著作。又名《伤寒论后条辨直解》。十五卷。清·程应旄撰于1670年。全书分礼、乐、射、御、书、数六集。程氏以方有执《伤寒论条辨》内容,根据个人对仲景原文的理解,“条其所条,辨其所辨”(见自序),并以仲景原文及《伤寒论条辨》、《尚论篇》的...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伤寒图歌活人指掌》伤寒著作。一名《伤寒活人指掌》。五卷,一作三卷。元·吴恕撰于1337年。宋·李知先曾于1166年将《南阳活人书》中伤寒诸证编成歌括,书名《活人书括》。吴氏在《活人书括...
...张仲景为《伤寒卒病论》合十六卷,今世但传《伤寒论》十卷,杂病未见其书,或于诸家方中载其一二矣。翰林学士王洙在馆阁日,于蠢简中得仲景《金匮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则辩伤寒,中则论杂病,下则载其方,并疗妇人。乃录而传之士流,才数家耳。它以对方证对...
...《活人书》有云∶中脘有痰,令人憎寒壮热,胸膈痞闷,有类伤寒。又云∶伤寒只传足经,不传手经。地之寒、暑、风、湿,皆作蒸气,足常履之,遂成香港脚,所以病症与伤寒相类。此等议论,大是惑人。夫伤寒为热病,有六经传变之异。痰本人身津液血凝气滞而成,...
...活人书》韩祗和《伤寒书》庞安时《伤寒总病论》吴绶《伤寒蕴要》赵嗣真《伤寒论》成无己《伤寒明理论》刘河间《伤寒直格》陶华《伤寒六书》李知先《活人书括》陈自明《妇人良方》郭稽中《妇人方》熊氏《妇人良方补遗》胡氏《济阴方》《妇人明理论》《妇人千金...
...《活人书》云∶伤寒下利多种,须辨阴阳,勿令差互。大抵伤寒下利多种,须看脉与外证。下利脉大者,虚也。脉微弱者,为自止。寒毒入胃,脐下必寒,腹胀满,大便黄白,或青,或黑,或下利清谷。湿毒瓦斯甚,则下利腹痛,大便如脓血,或如烂肉汁也。得之寒毒入...
...伤寒著作。二十卷(其中卷十六明代即亡佚,实存十九卷)。宋·郭雍撰于1181年。作者鉴于当时所见《伤寒论》已有残缺,遂取《千金方》、《类证活人书》以及庞安时、常器之等诸家学说予以辑佚补充,并参合个人见解作为羽翼。其独到见解往往超于各家之上。...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