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甲乙经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经著作。原名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简称甲乙经。皇甫谧撰于259年左右。共十卷,后改编为十二卷,一百二十八篇。本书是将素问针经(即灵枢古名)和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书分类合编而成。因此它较之黄帝内经的理论体系更为...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805.htm

急症针灸的简史与现状_针灸文化_【中医宝典】

...日臻成熟 明代是我国针灸史上的一个鼎盛时期。作为整个针灸学科组成部份的急症针灸也进入了日趋完善的阶段。主要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一) 救治范围空前扩大 明代,应用针灸治疗的急症种类大为增加。应经所载针灸治疗的460余条症候中,急症约占...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427.html

内经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卷,选录素问灵枢中除针灸以外的主要内容,分为藏象、经络、病机、脉要、诊候、运气、审治、生死和杂论9篇,兼采历代注家之长进行注释。注文简明扼要,较为浅显易懂,为后世学医者所喜。薛雪所著医经原旨(1754)6卷,分为摄生、阴阳、...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76.htm

扁鹊针灸玉龙经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歌诀 太乙日游九宫血忌诀 六十六穴治证(通支别,共九十四穴) 辛手太阴肺经 庚手阳明大肠经 丁手少阴心之经 丙手太阳小肠经 乙手厥阴心包络经 甲手少阳三焦经 乙足厥阴肝之经 甲足少阳胆之经 巳足太阴脾之经 戊足阳明胃之经 癸足少阴肾之...

http://qihuangzhishu.com/300/index.htm

承淡安与中国针灸治疗学_名家名著_【中医宝典】

...绘制的人体经穴图,经络腧穴清晰可辨,便于学员自学。他还创办了最早的针灸学杂志——针灸杂志,扩大了针灸医学在国内外的影响和推广应用。 第一届中国针灸学研究社实习生毕业合影 针灸杂志第一期书影 (二)东渡日本交流针灸学术 针灸医学...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39.html

什么是针灸减肥?_针灸推拿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现代医学认为单纯性肥胖多伴有内分泌紊乱,各种激素,尤其是胰岛素、性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瘦素等异常,可通过针灸来调理内分泌,使之趋于正常;另一方面,中医脏腑辩证分析肥胖主要与肝脾肾三脏的功能有关,通过针灸可以达到调理脏腑,使肝脾肾脏之...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7485.html

金针赋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针灸歌赋名。始载于徐凤针灸大全,全名梓岐风谷飞经走气撮要金针赋。序言谓此赋出自“梓岐风谷飞经走气补泻之法”,经撮要写成此篇。“首论头病取足,左病取右,男女早晚之气,手足经络顺逆之理;次论补泻下针,调气、出针之法;末论治病驱运气血,...

http://qihuangzhishu.com/169/1646.htm

金针赋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针灸歌赋名。始载于徐凤针灸大全,全名梓岐风谷飞经走气撮要金针赋。序言谓此赋出自“梓岐风谷飞经走气补泻之法”,经撮要写成此篇。“首论头病取足,左病取右,男女早晚之气,手足经络顺逆之理;次论补泻下针,调气、出针之法;末论治病驱运气血,...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787.htm

解剖生理_中医眼科备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要肝血、肝气两个方面来理解。五脏化液……肝为泪……(素问·宣明五气)按:目为肝窍,故眼中所出之泪为肝所主。临床上,泪液减少或泪液过多,可论治,或补或清,或收或散,视证之虚实而定。【注释】[1]官:指官窍。中医所说的五官是指人体目...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yankebeidu/1098-8-1.html

绘图针灸易学序_针灸易学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有神明于法之外者,所谓随气用巧,惟熟则然也。君今以老,念针法之失传,爰取其揣摩所以,与阅历之验于己者,约为一业,名曰针灸易学。欲广其传,以登斯世于仁寿之域,此亦仁人君子之用心矣。余嘉其志而乐道之,故于其将授梓也,为叙其事而弁之书首。大...

http://qihuangzhishu.com/313/2.htm

共找到542,61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