肋疽_外科病症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疽生于肋部的,叫“肋疽”,生于部腋下的,叫“渊疽”,统称“肋疽”。因正气虚弱,肝气郁滞,痰火壅阻于肝胆二经所致。多见于有结核病变的青年患者,以男性为多。初发于肌肉深部,肋间漫肿隐痛,皮色不变,不红不热,约经三、四个月后化脓,肿势...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xieleiju-1743.html

医药典故_【中医宝典】

...生死 黄精相关传说 黄连的故事 纪晓岚题诗吊庸医 橘红遇雨扬芳名 康熙养生保健轶事 康熙用坐汤去病 李时珍查药渣识真假 李时珍改药名治“顽症” 李时珍与锦绣谷之 灵芝的传说故事 六神丸的传说 龙涎香药名传说 陆游与石菖蒲 鹿衔草传说故事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yiyaodiangu-483-1.html

肋_《医学见能》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总诀]侧边肝胆所分司,和畅阴阳两得宜。若绑定疼宜破利,非痰即血莫迟疑。两下痛,难于俯仰屈伸者,少阳气不和也。宜加减柴胡汤。党参(三钱) 柴胡(二钱) 黄芩(二钱) 半夏(二钱) 归尾(三钱) 青皮(一钱) 牡蛎(三钱) 生姜(三片) ...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jianneng/824-8-13.html

肋痛的拔罐疗法_百病拔罐_【中医宝典】

...肋痛是指以一侧或两侧肋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 ,指肋部,位于胸壁两侧由腋部以下至第十二肋骨之间。急、慢性肝炎,胆囊炎,肋间神经痛等凡以胁痛为主要表现的,均可以参考本病证辨证论治。根据病因及发作时特点的不同一般分为肝气郁结、瘀血阻...

http://zhongyibaodian.com/baguan/a12972.html

活血化瘀之赤芍_中药基础_【中医宝典】

...亦芍味辛苦,性微寒,属活血化瘀。与白芍有相类的作用,但赤芍偏于活血散瘀,凉血,消痈肿。常用于血瘀经闭、肋疼痛、痈肿疮毒等情况,下面就赤芍作为活血化瘀的具体功效做详细介绍。 1、血热吐、衄:常配合生地,丹皮,犀角、元参、白茅根等同用。...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a8344.html

温热之白芥子_中药基础_【中医宝典】

...白芥子味辛,性温,属温热。主要功用为利气豁痰、消肿散结。白芥子能利肺气,化寒痰、水饮,对于寒痰水饮,结聚于胸、、肺失宣肃,气逆不降而气喘咳逆,胸闷胁痛等症,可配合炒莱菔子,炒苏子,葶苈子、半夏、陈皮、茯苓等同用。 白芥子能祛皮里膜外,...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a8635.html

满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证名。肋部胀满之证。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由气滞、痰凝或少阳受邪所致。肝气郁结,滞于肋,可致满。《诸病源候论·诸饮候》以痰饮停积,可致两胀满。《类经》卷十七:“少阳之邪有余者,当病筋痹、满。”《伤寒明理论》卷一:“满者,当...

http://qihuangzhishu.com/195/671.htm

双发_《外科启玄》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两双发(图)此疮发于.或左或右.或两双发者.皆足厥阴肝经期门及章门穴.是经多血少气.或上至渊腋辄筋二穴.属足少阳胆经.多气少血.因气虚而得.须大补阴治之.不可热剂.恐伤骨膜.慎之....

http://zhongyibaodian.com/waikeqixuan/730-11-24.html

文字同骨肉深。全诗赏析

...出自:清代诗人龚自珍的《己亥杂诗·第三十六首》 原文如下: 多君媕雅数论心,文字同骨肉深。 别有樽前挥涕语,英雄迟暮感黄金。赏析 别王秋畹大令继兰,秋畹,济宁人。...

http://wenxue360.com/mingju/mingju-222.html

热下利_时病_内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热下利是指里寒挟表热所引起的泄泻。 【热下利】 或简称“热利”。是指里寒挟表热所引起的泄泻。主要症状有形寒身热,心窝部有痞硬的感觉、腹泻不止等。这是外感寒邪,外邪末除,因误下伤脾,故外有形寒身热的表证,内有脾虚腹泻的里证,表里同病。...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781.html

共找到136,51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