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切诊居于四之末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望,闻,问,切,神,圣,工,巧便流传下来。这样把切诊摆至最后,即四之末,但是并不等于说,切诊不重要。如上所述,四是中医诊断学的核心,是一个整体。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见其色,知其病,命日明;按其脉,如其病,命日神;问其病,知...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98.html

中医四----切_【中医宝典】

...切诊是指医生用手在病人身上作某种形式的诊察,或切或按,或触或叩,以获得辨证的资料。切诊包括脉和触诊两个部分。 (一)脉是以手指按切病人动脉以了解病情的内在变化也称切脉或诊脉。 脉为血府,贯通周身,五脏六腑的气血都通过血脉周流...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845.html

辨络脉_四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若皮冷而色淡白,多因气虚血少。诊察掌大鱼际的络脉,有助于判所胃气状况。如《灵枢·经脉》:「凡络脉,脉色青,则寒且痛;赤则有热。胃中寒,手鱼之络多青矣;胃中有热,鱼际络赤;其暴黑老者留久痹也(顽固的痹证);其有赤、有黑、有青者,寒热气也...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bianluomai-1229.html

心得_【中医宝典】

...老中医专家,为健康学生或患者搭脉,同一人之脉象,一个专家一个说法,有时相差甚远。 这种困难自古以来就是如此,所以古人对于脉的论述特别详尽,使用譬喻、使用描述,语言也特别生动,目的你心领神会。《内经》强调悟而后通神明:“神乎神,耳不闻,...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796.html

在现代诊疗疾病中的意义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当然有四包括脉的参与,不但如此,在中西医结合的工作中,乃至西医在使用中医药治疗方法时,亦都需要使用脉,中西两者在接触中就给脉提出了新任务和新发展的要求。 在近几十年的实践中,大家有意识无意识地积累了若干这方面的经验。这些经验虽然还...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93.html

学认识_【中医宝典】

...脉学在史上已有明文记载。而我国脉学流传到了张仲景,那已经更进一步。仲景的伤寒金匮,凡是论病,几乎先讲脉。而干姜附子治疗一例流感高热,那人口干、舌苔干黄而厚服了一包药,第二天身热除尽,舌苔退了,口也润了这不是根据脉用药而取效的最显著的例子...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543.html

候入式法_《疡医大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以及叔和、仲景、扁鹊、华佗,《千金》、《外台》、《圣济总录》,古今名医诸家方论之中,候疮肿之说,简编类次,贯成帙,首载候入式之法,次论血气色脉参应之原,后明脉之名,脉所主证候及疮肿逆从之方,庶使为疮肿科者,览此则判然可晓,了无疑滞于...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yidaquan/344-7-1.html

单手诊脉是脉的最大误区_【中医宝典】

...,用右手去诊病员左手之脉,相互交叉是诊脉之道。理由是诊脉部位在寸口,避开高于寸口之障碍(即掌长肌、拇长屈肌健鞘、桡侧腕屈肌健鞘并合之处)。否则,会影响医生诊脉之指下的灵感而发生错觉。因此,“单手诊脉”是当今脉里最大误区,而且情况非常普遍...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7258.html

先别阴阳_四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善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强调医生临床诊察疾病时,运用四的方法,首先分析疾病的阴阳属性,这是辨症论治的基本原则。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xianbieyinyang-1414.html

蔡小荪_二、详审因由 论四以问诊为最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等等;切诊者,切脉、切腹、触诊盆腔、扪乳房 诸处。惟四合参,方能“从外测内,见证推病,以常衡变”,认识疾病之属性、病位之深浅、病邪之进退、正邪之盛衰、标本之传变、预后之凶吉。犹匠之不能舍规矩而成器皿也。然此四之中,尤以问诊为最和最难...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caixiaosun/566-3-2.html

共找到218,48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