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诊与脉诊的主要意义,是它们在辨证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辨证是在病的基础上进行的,即首先要确定病名,然后才能谈到辨证,中医确定病名并不十分困难,确定病名的方法有以下几种情况,如有的以病因做为病名,如虫积、食积、痰饮等。 舌诊与脉诊的主要...
...五脏四时脉歌 左手寸口心脉歌 左手关部肝脉歌 左手尺部肾脉歌 右手寸口肺脉歌 右手关上脾脉歌 右手尺部〔命门〕(肾)脉歌 七表 八里 九道 卷下 分合偶比类说 诊杂病生死候歌 诊暴病歌 形脉相反歌 诊四时病五行相克歌 决四时〔虚实〕(五邪)歌...
...可以诊.不必以平旦为拘也.于此又知前圣决死生之分.不专于脉.必须察色观形.以此相参伍也.今世专尚诊脉.而不复问其余.是不知前圣垂训之意也.故表而出之.示警后人.)十二经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五腑六腑死生吉凶之候者.然.寸口脉之大会.手太阴之...
...王叔和《脉诀》云:‘寸口积血在胸中,关内逢芤肠里痈,’此痈生肠内所以致。然所服者,乃云母膏为丸耳。切脉至此,可以言医矣。李后以医科乃第,至博士。”余谓大肠诊于右关,小肠诊于左关,较之诊于两寸或两尺,不仅更符临床之实际,且深契于脏腑之排列。倘以...
...(增补)黄帝曰∶“寸口主中,人迎主外,两者相应,俱往俱来,若引绳大小齐等。”又曰∶“三阳在头,三阴在手。”《灵枢》曰∶“气口候阴,人迎候阳。(寸口者,即气口也,手太阴肺脉也,故主在中之病。人迎脉在结喉两旁一寸五分,阳明胃脉也,故主在外之病...
...方法即诊察的技法。从《内经》主要仍是遍诊法以及在诊寸口脉口时有时是与人迎对比,有时是与诊尺对比(诊足是诊尺之皮肤不是后世的尺脉),从寸口脉不分三关的情况看。 《内经》脉法的具体内容,大致包括方法、部位、脉象、主病等几个部分,分述如下: 一...
...左右旁至也.言指下艰涩不前.重按则不由正道而出.或前大后细.与绵绵如泻漆之绝互发.脉至如涌泉.言寸口洪盛.如泉出穴之涌.而按之散漫.浮鼓肌中.太阳气予不足也.脉至如颓土之状.言涩大模糊.如雨中颓土.按之不得.是肌气予不足也.脉至如悬雍.悬雍者...
...少商,少商者,手大指端内侧也。行于经渠,经渠,寸口中也,动而不居,手太阴经也。”后世从此说者,有隋代杨上善,《太索-人迎脉口诊》注说:“肺脏手太阴脉动于两手寸口中,两手尺中。五脏之气,循手太阴脉见于寸口,故寸脉主于中也。人迎胃脉,六腑之长,...
...尺为误.女脉在关下.尺脉常盛.若尺微则无阴为病矣.脉经云妊娠初时寸微小.呼吸五至.三月而尺数也.内经曰手少阴脉动甚者.妊子也.又云阴搏阳别.谓之有子.阴谓尺中.搏谓搏击于手.尺脉搏击.与寸口殊别.则阴气挺然.为妊之兆.此即所谓寸微尺数也.脉...
...气滞。” 《脉经》谓:“寸口脉沉而喘者,寒热。”何解?此处”喘”字是指脉象而言,是形容脉动急痰如喘伏,故名。脉象喘,多属心肺之病变。因《内经》及各注家有所论述,《素问·五脏生成篇》:“赤脉之至也,喘而坚,诊日有积气在中,时害于食,日心痹。...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