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宝鉴》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卫生宝鉴》(公元 1343 年)元.罗天益(谦甫)着。二十四,补遗。内容为“药误永鉴”、“名方类集”、“药类法象“、“医验纪述”。补遗主要论述外感、伤寒等。 序 序二 序三 序四 序五 自启 重刊卫生宝鉴后序 补刻卫生宝鉴后序...

http://zhongyibaodian.com/weishengbaojian/index.html

伤暑_《幼幼集成》_中医儿科书籍_【岐黄之术】

...有中暑而病者,有因暑而致病者,虽病有不同,而总由于暑。故其为病有阴阳二∶曰阴暑,曰阳暑。由冰炭,不可不辨也。阴暑者,因暑而受寒也。凡膏粱之儿,畏暑贪凉,不避寒气,又或居深堂广厦,或乍热乍寒之时,不谨衣被,以致寒邪袭于肌表。其头痛无汗...

http://qihuangzhishu.com/630/78.htm

第十 辨发汗吐下后脉第二十二_《伤寒论》

...此第十,第二十二篇,凡四十八,前三阴三阳篇中,悉具载之。此以下诸方,于随卷本证下虽已有,缘止以加减言之,未甚明白,似于览者检阅未便,今复校勘,备列于后: 桂枝加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 芍药二两 甘草二两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掰) ...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216.html

第二_《类活人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此论切脉.伤寒先须识脉.若不识脉.则表里不分.虚实不辨.仲景犹诮当时之士.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必欲诊冲阳.按太溪而后慊.况于寸关尺耶.大抵问而知之以观其外.切而知之以察其内.之与脉不可偏废.且如伤寒脉紧.伤风脉缓.热病脉盛....

http://zhongyibaodian.com/leizhenghuorenshu/691-7-0.html

中 痰饮咳嗽病脉第十二_《金匮要略》

...痰饮咳嗽病脉第十二:(论首 脉二十一条 方十八首) 问曰:夫饮有四,何谓也?师曰:有痰饮,有悬饮,有溢饮,有支饮。 问曰:四饮何以为异?师曰: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饮水流行...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244.html

《友渔斋医话》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肿 消 积 产后 调经 血崩 第五种 指要 类中风 童痨 鼓症 噎膈 痹 痿 咳嗽 消症 哮喘 伤寒 斑 疹 咽痛喉风 吐血 鼻衄 牙衄 疟疾 痢疾 温疫 阴暑阳暑 泄泻 霍乱 黄疸 肝风 肝火 胃痛胁痛 小儿急慢惊风 阴虚发热 ...

http://qihuangzhishu.com/715/index.htm

《友渔斋医话》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肿 消 积 产后 调经 血崩 第五种 指要 类中风 童痨 鼓症 噎膈 痹 痿 咳嗽 消症 哮喘 伤寒 斑 疹 咽痛喉风 吐血 鼻衄 牙衄 疟疾 痢疾 温疫 阴暑阳暑 泄泻 霍乱 黄疸 肝风 肝火 胃痛胁痛 小儿急慢惊风 阴虚发热 ...

http://zhongyibaodian.com/youyuzhaiyihua/index.html

_《三因极病证方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乃纳余药;又尽一刻,极微火熬,使可丸,则丸如鸡子中黄;若不能服大丸,则作小丸如梧子大。米汤下三十丸,四日服。妇人服之,或下如鸡肝,或如米泔,正赤黑等三二升。下后忌风冷,自养如产妇。小三棱煎食 酒癖,血瘕气块,时发刺痛,全不思食;及积滞...

http://zhongyibaodian.com/sanyinjiyibingzhengfanglun/627-13-21.html

针经》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综合性医书。四。清·郭诚勋辑于1823年。全书以歌赋体裁分述内科、妇科病,赋文之后均有简注,各篇之末附列治疗方剂。为医学入门书。现存初刻本等清刻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148.htm

针经》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综合性医书。四。清·郭诚勋辑于1823年。全书以歌赋体裁分述内科、妇科病,赋文之后均有简注,各篇之末附列治疗方剂。为医学入门书。现存初刻本等清刻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770.htm

共找到498,46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