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的解释_卒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门下的差役 servant;attendant 求为其卒。——清· 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http://hanwen360.com/c/277434.html

的解释_吸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七冲之一。指会厌。会厌是掩盖气管的器官,也是呼吸纳气的枢纽,故称 intalce enfrance(epiglottis)...

http://hanwen360.com/c/361441.html

的解释_阊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苏州城门名 Chang Men,the name of the gate of sūzhōu 《阊即事》——唐· 张继...

http://hanwen360.com/c/278842.html

古今医书大意_《友渔斋医话》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褚澄彦道撰,凡十篇。发明气血阴阳之奥,其寡妇僧尼之异治,发前人所未发。至宋嘉泰中始有刻本。《巢氏病源》五十卷,隋大业中巢元方等奉敕撰,凡六十七,一千七百二十条。然但病源,不载方药,后贤往往采择所以成书,则历代宝为圭臬矣。《千金方》...

http://qihuangzhishu.com/715/8.htm

黄瘅方_《医法律》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金匮》桂枝黄 汤(方见水肿)《金匮》小柴胡汤(方见呕吐)《金匮》瓜蒂散(方见三气门)《金匮》小建中汤(方见虚劳)《金匮》小半夏汤(方见消渴 方论俱见前)《金匮》大黄硝石汤 大黄 黄柏 硝石(各四两) 栀子(十五枚) 上四味,以...

http://zhongyibaodian.com/yimenfalv/625-18-1.html

《侣山堂类辩》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作者:张志聪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序 卷上 辩血 辩气 辩两肾 辩三焦 辩包络 辩督脉 辩脏腑阴阳 辩九窍 辩七 春伤于风夏生飧泄,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夏伤于暑秋必疟 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 上部有脉...

http://qihuangzhishu.com/803/index.htm

痰饮脉_《医法律》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喻昌曰∶痰饮之脉,《金匮》错出不一,难于会通。以鄙见之,亦有浅深微甚之不同,可预明也,《脉要精微》篇曰∶肝脉软而散,色泽者,当病溢饮。溢饮者,渴暴多饮,而易入肌皮肠胃之外也。此特举暴饮水溢,饮病之最浅者为言耳。仲景会其意,即以饮证分之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yimenfalv/625-11-2.html

《温疫》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温病着皆受此书的影响和启发。乾隆年间,复有洪天锡补注本,书名《补注温疫》。嗣后又有郑重光补注本,名为《温疫补注》,1955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出版。此外又有《医普度温疫》,系清·孔毓礼、龚绍林等据吴氏原著加评,其原文和编排次序与《...

http://qihuangzhishu.com/194/1354.htm

《温疫》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温病着皆受此书的影响和启发。乾隆年间,复有洪天锡补注本,书名《补注温疫》。嗣后又有郑重光补注本,名为《温疫补注》,1955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出版。此外又有《医普度温疫》,系清·孔毓礼、龚绍林等据吴氏原著加评,其原文和编排次序与《...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161.htm

卷下·补药可通融_《医学源流

...古人病愈之后,即令食五谷以养之,则元气自复,无所谓补药也。神农、仲景之书,岂有补益之方哉?间有别载他书者,皆托名也。自唐千金翼等方出,始以养性补益等各立一,遂开后世补养服食之法。以后医家凡属体虚病后之人,必立补方以为调理善后之计。若富贵...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675.html

共找到109,72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