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里双解_治则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把解表药和攻下药(或清里药)等一同使用,称为“表里双解”。既有表证,又有里证的,单解表则里证不去,单治里则外邪不解,甚至内陷,所以要用表里双解。表里双解可分为两大类:治外有表邪、里有实积。例如:病人恶寒发热,腹部胀痛,胸部痞闷、作呕、大便...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biaolishuangjie-2494.html

五味的现代研究_中药研究_【中医宝典】

...五味:辛、酸、甘、苦、咸。现代研究:五味所含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不同。 1.辛味药:含挥发油,其次为苷类、生物碱等。 分布和作用:解表药→发汗、解热;理气药→影响胃肠平滑肌活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动;开窍药→苏醒。 2.酸味药:含有机酸,...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1331.html

得病部位决定用药时间_【中医宝典】

...饭前服用,药物不会被食物阻滞,有利于药效直达病灶。 治疗中焦脾胃疾病,如胃痛、胃胀等,宜在饭后片刻服用健脾和胃、消食导滞的药物,以使药物能与食物充分接触,并借药物力量帮助脾胃完成消化。 另外,发汗解表药、祛水湿药宜于早上服用。缓下药(如润肠...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093.html

患病部位决定中药服用时间_【中医宝典】

...饭前服用,药物不会被食物阻滞,有利于药效直达病灶。 治疗中焦脾胃疾病,如胃痛、胃胀等,宜在饭后片刻服用健脾和胃、消食导滞的药物,以使药物能与食物充分接触,并借药物力量帮助脾胃完成消化。 另外,发汗解表药、祛湿药宜于早上服用。缓下药(如润肠...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1509.html

对症下药_《趣味中医》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的药方却不同呢,是不是华佗弄错了?于是,他们向华佗请教。华佗解释道:倪寻的病是由于饮食过多引起的,病在内部,应当服泻药,将积滞泻去,病就会好;李延的病是受凉感冒引起的,病在外部,应当吃解表药,风寒之邪随汗而去,头痛也就好了。两人听了十分信服...

http://zhongyibaodian.com/quweizhongyi2045/150-4-3.html

桑菊酒(风温)_百病药酒_【中医宝典】

...治疗本病者,一般是邪在卫分时用,常用桑叶、菊花、薄荷、连翘等辛凉解表药配制,如桑菊酒。 (验方) 【配方】桑叶、菊花各30克,薄荷10克,连翘30克,芦根35克,杏仁30克,桔梗20克,甘草10克,江米酒1公斤。 【制法】将上药捣细,用酒浸于...

http://zhongyibaodian.com/yaojiu/a14550.html

煎糊的中药千万别喝_中药禁忌_【中医宝典】

...疗效也因此降低。 而有些药物煎糊以后,产生了其他功效,如荆芥是解表药,煎糊以后变成了荆芥炭,失去了解表作用,反而产生了止血效能;还有如蒲黄用于活血,而煎糊后蒲黄炭则止血,作用恰恰相反。 因此,煎药应当注意水量、火候、时间,以免煎干甚至煎糊。...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a9634.html

解宣清润治流感_【中医宝典】

...时间,具有明显优势,充分体现了中医药治疗流感的优势。 解法 即解表散邪。主要用于外感初起,寒热不显或表证郁闭较重者。过汗则伤津耗液,助热化火,过寒则冰遏气机,闭门留寇。因此要辛温辛凉解表药并用。临床常在银翘散的基础上加辛温之白术等以益气健脾...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0664.html

伤寒表里见证治例活法_《伤寒六书》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之术】

...凡治伤寒,若见头痛,恶寒发热,腰项脊强,脉浮者,即是表证,不拘日数多少,便用解表药无疑。凡治伤寒,若见耳聋,胁痛寒热,呕而口苦,脉见弦数者,即是半表半里证,不拘日数多少,便用和解药无疑。凡治伤寒,若头疼恶寒悉除,及见怕热,燥渴谵语,揭去...

http://qihuangzhishu.com/700/50.htm

葱白_《中药学》_中医本草书籍_【岐黄之术】

...【药用】本品为石蒜科植物葱的新鲜的鳞茎。【性味与归经】辛,温。入肺、胃经。【功效】发汗解表,通阳。【临床应用】1.用于感冒风寒、发热、恶寒等症。葱白发散风寒,有发汗解表的作用,但发汗作用较弱,故主要用于感冒轻症,或配合其它解表药作为辅助药...

http://qihuangzhishu.com/69/27.htm

共找到42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