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庞安常伤寒论_伤寒总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古之良医,皆不预为方,何也?之来无穷,而方不能尽,使不工者惑其疑似而用之,则害大矣。惟仲景伤寒论处方,纤悉必具,为之增损进退之法,以豫告人。嗟夫!仁人之用心,且非通神造妙者不能为也。庞安常窃忧其有病证而无方者,续着为论数卷,...

http://zhongyibaodian.com/shanghanzongbinglun/746-15-0.html

_伤寒大白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之术】

...仲景之痉于前,次述三公之论于后,则外感六淫,内伤致痉诸条皆全矣。余读伤寒论,见仲景以冬月伤寒立论,但榜及风湿、风温,而不及三时之寒热等金匮论,见以中湿、湿热、中 等症,次列于后。余今着伤寒大白,比例金匮论,先以...

http://qihuangzhishu.com/682/90.htm

裘序_增订叶评伤暑全书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温、暑湿、暑毒、中暑、冒暑、伏暑等之病名,几乎家喻户晓。奈何论暑专书,惟张氏凤逵伤暑全书已。且张氏原刻,在明天启年,相距不过数百年,其书已湮没不可觅。医书者,于伤寒论后,但于有温热论一,若伤寒病外,只有温热,口头日日念暑温、...

http://qihuangzhishu.com/778/2.htm

金匮书后_研经言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也。此书行而删余之卷亡,十六卷原书不可得见矣。故林序云∶张仲景为伤寒论合十六卷,今世但传伤寒论十卷,未见其书也。林氏伤寒论十卷,校金匮玉函要略方,知其上卷伤寒文多节略,至中、下卷杂及方疗妇人,无本可校,虽有节略...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jingyan/769-11-37.html

两宋时期基础医学的进展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力求细致全面。因而此书反映了伤寒论的学术观点,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伤寒论前后中医有关伤寒学术的流传情况。郭雍对伤寒病机及辨证的认识,受朱肱的影响极深,对其六经经络机说以及分经络、辨脉二步辨证法几乎完全接受,溶为已说。因此伤寒补亡...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3-4.html

徐荣斋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内容进行比对以探索确切含义。同时他主张将内经某些学说或理论与汉、晋、唐、宋相关医籍联系,例如将机与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等汇参,相得益彰,见学说的源流。正因为这样,他在内经的研究上硕果累累,1985年...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xurongzhai/index.html

汤液经法奠定伤寒论基础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张仲景伤寒论自序云:“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然其“勤求”、“博采”的是什么呢?北京中医药大学钱超尘教授通过考证发现——汤液经法奠定伤寒论基础 □ 钱超尘 北京中医药大学 汉书·艺文志·经方类曰:“汤液经法三十二卷。”...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2552.html

一本有用的好书——高允旺脑病心悟有感_【中医宝典】

...,可资参考。在脑中风防治方面,他在书中还搜集了一些出自中医名家之手的验方,疗效显著。 总之,脑病心悟把中医药学理论和方法用于临床脑病的治疗,是学有师承,广集诸家的一本有用的好书。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8157.html

有感伤中_明医杂着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有感,有伤,有中。感者,在皮毛,为轻;伤者,兼肌肉,稍重;中者,属脏腑,最重。寒有感寒、伤寒、中寒,风有感风、伤风、中风,暑有感暑、伤暑、中暑,当分轻重表里,治各不同。如中湿、中气、中毒,皆云中。中者,中也,谓邪直入于中也,故为重。...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zazhe/680-5-13.html

脉异异治_诊宗三昧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如一.如失血证.脉有浮大而芤者.有小弱而数者.伤胃及脏之不同也.气虚证有气口虚大而涩者.有气口细小而弱者.劳伤脱泄之不同也.异而脉者.内伤夹外感.阳证夹阴寒.虚中有实结.新邪挟旧邪.表里交错.为患不一.而脉之所现.不离阴阳寒热虚实之机....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zongsanmei/845-12-7.html

共找到589,06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