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序_《研经言》_中医论书籍_【岐黄术】

...余婿沈子彦模初,自吴兴来谒,即盛称其师枚士先生医学。余即以拙着《世补斋》初稿,介沈子正于先生,而先生亦邮寄所撰《研经言》属校,并索为序。既卒读,乃叹先生博,识邃,深造自得,而左右逢原者,有如此也。夫《本经》、《灵》、《素》,刊...

http://qihuangzhishu.com/769/3.htm

中西医融合 构建完美医学_中医文化中发展_【中医宝典】

...姓“中”还是姓“西”? “西医化”只能毁掉自己,中医特色才是生存之本 背景:在现行“以药养”的医疗补偿机制下,生存问题将各类中医院逼到发展的十字路口。在利益驱使下,中医院西化风愈刮愈烈,中医特色日渐退去,从西药处方量、高精尖医疗器械到...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72.html

轻薄文哂不休_【中医宝典】

...中医学是中国的传统医学,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以民族性、社会性、历史连续性和学术的系统性伫立于世界林,在探索生命规律、防治疾病和养生保健等方面,走了一条和西方医学不同的道路。不仅原创可贵,而且在当代社会,仍然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0388.html

中医学中的全科医学思想_【中医宝典】

...自古就有“乃仁术”之说,从《内经》认为“上医医国,中医人,下医病”,把治病、救人、济世看作三位一体,到孙思邈《大医精诚》问世,详述必备之行操,历代医家都强调医者要以德本,以仁爱心治病救人。 中医学同全科医学一样,重视临床各科...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533.html

中国医学通史绪论(二)_【中医宝典】

...存在的价值。历代学者研究总结历史经验者颇不乏人,他们的史性著作虽有历史局限性,但均在不同程度上给予我们许多启示,例如司马迁《史记》中的《扁鹊仓公列传》,中国历代修史,医学家立传,记述疾病流行,详列医学文献等,几乎成为必须遵循的传统。特别...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737.html

民族医学史研究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术】

...1980年,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国史文献研究所正式组建了少数民族史课题组。不到两年,随着客观形势发展的需要,课题组升格少数民族史研究室,成为我国最早的一个民族史专业研究机构。此后,一些民族地区的民族医学研究所也设立史研究部门,如广西民族...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504.htm

中国医学通史绪论(五)_【中医宝典】

...鉴别医学史料的真伪。如上认真的收集和证购,有可能获得大量有关史料,这就课题研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雄厚的基础,然而为了确定其真正价值,还要进行科学的鉴别。 民族医药中的精湛技艺和特效方药倍受重视。 医学考古学。这是考古学的一个分支。史研究与...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740.html

中医药学的文明史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术】

...学术界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时期,巫分离,医学具有更显明的科学性、实用性和理性,占据了医疗卫生事业的主导地位。临床医学的分科已现端倪,趋于专业化。秦汉时,以伤寒、杂病和外科最突出的临床医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这是中国医学史上的第一次高峰。...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4.htm

”字的说文解字_说文解字的解释_说文解字的意思

...日且冥也。从日在茻中。故切。又,慕各切〖注〗𦮅、䒬、𦱴,古文。 () 日且冥也。且冥者、將冥也。木部曰。杳者、冥也。夕部曰。夕、莫也。引伸義爲有無無。从日在茻中。㑹意。茻亦聲。此於雙聲求故切。又慕各切。五部。...

http://hanwen360.com/w/83AB.html

《潜斋医学丛书》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术】

...医学丛书。“潜斋”清代名医王士雄的书斋名。《潜斋医学丛书》系王氏等医家所撰辑若干种医书合称,有八种本和十种本分。八种本包括《言医》、(裴一中撰,王士雄评选)、《愿体话良方》(史典撰,俞世贵补)、《砭》(徐灵胎撰,张鸿补辑)、《...

http://qihuangzhishu.com/192/1651.htm

共找到557,89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