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施治_治则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这是辨证施治辨病施治相结合。二是中医辨证施治不少是从主证入手,如“头痛”即是一例。外感头痛常有表证,内伤头痛肝阳、肾虚、痰浊等不同,治法须按具体情况决定。这是从一个主证出发,进行辨证,以决定不同的治法。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bianzhengshizhi-2491.html

诊断_《中医诊断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又是辨证论治的理论核心,与其他辨证方法的关系,是层次位于更高一级的关系,是其他辨证方法的基础和指针。病因辨证中六淫疫疠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适用于外感病的辨证;气血津液辨证、经络辨证脏腑辨证和病因辨证的一部分则适用于...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xue/92-5-1.html

基础理论和临床研究发展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明代医学在诊断学、病案书写格式、医学书籍编著和传播、医德论述和医史研究上,均较大发展。(一)诊断学的研究发展明代医家在诊断上大都强调四诊兼备,脉证合参,强调全面掌握材料,抓住纲领,辨证施治。辨证纲领即在明时发育成熟,脱颖而出。在遣...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49.htm

肺结核中医辨证_中医辩证脏腑辩证_【中医宝典】

...互相资生、制约的关系,因此在病理情况下,肺脏局部病变也必然会影响其他脏器和整体,故“其邪展转,乘于五脏”之说,肺痨脾肾两脏关系最为密切,脾为肺母,肺虚则耗夺脾气以自养,则脾亦虚,脾虚不能化水谷为精微上输以养肺,则肺虚更重,互为因果,终致肺...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b32430.html

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_《中医诊断学》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治疗指明总的方向。辨证:包括病因、气血津液、脏腑、经络、六经、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各种辨证既各其特点和适应范围,又相互联系,并且都是在辨证的基础上加以深化。诊断病案:诊断分常见疾病诊断和征候诊断两个方面。疾病诊断简称诊病。就是对...

http://qihuangzhishu.com/92/6.htm

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_《中医诊断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治疗指明总的方向。辨证:包括病因、气血津液、脏腑、经络、六经、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各种辨证既各其特点和适应范围,又相互联系,并且都是在辨证的基础上加以深化。诊断病案:诊断分常见疾病诊断和征候诊断两个方面。疾病诊断简称诊病。就是对...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xue/92-1-3.html

八钢辩证之寒热辨证_中医辩证_【中医宝典】

...则是对疾病本质的判断。 寒热辨证,在治疗上有重要意义,《素问·圣真要大论》说:“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即寒证要用热剂,热证要用寒剂,两者治法迥然不同,临床上如寒热不辨,其不良反应立竿见影,后果严重。因此,寒热辨证辨证中尤其重要。 ...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a11334.html

胡希恕_胡希恕运用经方三辨浅析 辨病位 辨病性 辨方证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专门论述,限于篇幅,兹不赘。运用六经辨证的“三辨”明确了六经关系,就为临床运用经方奠定了基础。胡希恕先生应用经方分为三步辨证即首辨病位、次辨病性、最后辨方证。辨病位病位是指表、里、半表半里三部分。胡希恕先生指出表指体表,即由皮肤、肌肉...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huxishu/1162-2-1.html

经络的关系_《中医眼科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属少阳,各随其经之系,上头人脑中,而为患于目焉。”这又从病理方面反映了眼十二经脉的关系。根据眼经脉在生理和病理上的关系,可以指导临床分经辨证。二、眼奇经八脉的关系奇经八脉脏腑无直接络属关系,然而它们交叉贯串于十二经脉之间,具有加强...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kexue/82-3-3.html

阴阳五行的关系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变化规律,用取象比类的方法,来分析、研究、解释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及人体内外的各种关系,并指导临床辨证治疗。...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646.html

共找到498,84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