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巨,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腋门。属足阳明胃经。在下腹部,当脐中下2寸,距前正中线2寸。一说“去腹中行当各三寸”(《针灸资生经》)。布有第十一肋间神经,及第十一肋间动、静脉分支,外侧为腹壁下动、静脉。主治腹痛,腹泻,小腹胀满,...
...[定位] 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11胸椎棘突下凹陷中。[解剖] 在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中;有第十一肋间动脉后支,棘间皮下静脉丛;布有第十一胸神经后支内侧支。[主治] 腰脊强痛,黄疸,腹泻,痢疾,小儿疳积,痔疾,脱肛,便血,癫痫。...
...訓爲側。《爾雅·釋水》氿泉穴出。穴出,仄出也。 又官名。《周禮·秋官》穴氏掌攻蟄獸。《疏》凡獸皆藏穴中,故以穴爲官名,使取蟄獸。 又地名。《書·禹貢》鳥鼠同穴。《爾雅·釋地》岠齊州以南戴日爲丹穴。《左傳·文十一年》潘崇伐麇,至于鍚穴。《註》...
...禁灸之穴四十五。承光哑门并风府。天柱素 临泣上。晴明攒竹迎香数。禾 颧 丝。头维下关与脊中。肩贞心俞白环俞。天牖人迎共乳中。周荣渊液并鸠尾。腹哀少商鱼际同。经渠天府中冲位。阳关阳池地五会。隐白漏谷阴陵泉。条口犊鼻并阴市。伏免髀关及委中。...
...此肾俞。(尻上五行者,中行督脉也。旁四行,足太阳膀胱经脉也。行五者,中行五穴∶长强、腰俞、命门、悬枢、脊中也。次二行各五穴∶白环俞、中膂内俞、膀胱俞、小肠俞、大肠俞也。又次二行各五穴∶秩边、胞肓、志室、肓门、胃仓也。五行共二十五穴,皆在下焦...
...,大便泄利,小便赤涩,身热目黄。可灸三壮,针入五分。9.意舍∶二穴在第十一椎下,两傍相去各三寸陷中,正坐取之,足太阳脉气所发。治腹满虚胀,大便滑泄,背痛恶风寒,食饮不下,呕吐不止,消渴,目黄。可灸五十壮至一百壮,针入五分。10.胃仓∶二穴在...
...督脉在背之中行,一十七穴始长强,舞腰俞兮歌阳关,入命门兮悬枢间,脊中筋束乃造至阳。灵台上神道身柱,陶道以大椎而驻,哑门风府兮脑户强间,后顶百会兮前顶在前。囟会近上星之照,神庭见素 之妙,水沟至兑端而无差,龈交居唇内而病疗。...
...督脉行脉之中行,二十八穴始长强,腰俞阳关入命门,悬枢脊中中枢长。筋缩至阳归灵台,神道身柱陶道开,大椎哑门连风府,脑户强间后顶排。百会前顶通囟会,上星神庭素 对,水沟兑端在唇上,龈交上齿缝之内。...
...白环俞(上俱挟脊,去中行二寸),上□ 次□ 中□ 下□(上俱挟脊骨两旁,十七、十八、十九、二十椎空中) 会阳(挟尻骨两旁上。俱足太阳穴)两旁第三行左右凡二十八穴去脊中行三寸五分:附分 魄户 膏肓俞 神堂 □嘻 膈关 魂门 阳纲 意舍 胃仓 ...
...脾经(左右凡四十二穴) 手少阴心经(左右凡十八穴) 手太阳小肠经(左右凡三十六穴) 足太阳膀胱经(左右凡百二十六穴) 足少阴肾经(左右凡五十四穴) 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阳三焦经 足少阳胆经 足厥阴肝经 督脉 任脉 卷之七 奇穴部第十一 头面...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