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学和香港城巿大学合作研究肝纤维化药物,现在已发现对肝纤维化有预防作用的蛋白质,预计最快5年后可开发成药物上巿。 肝纤维化是肝硬化、肝癌的早期症状,目前医学上尚没有治疗的药物。城大基因组科技应用研究中心主任杨梦苏透露,有关研究是从目前...
...但与Ⅰ类分子不同的是,Ⅱ类分子肽结合槽的两端呈开放状(Ⅰ类分子的结合槽两端呈封闭状),能够容纳较长(10~18个氨基酸残基)的肽段。(二)Ⅱ类分子的分布和功能Ⅱ类分子的分布比较局限,主要表达于B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等抗原递呈细胞...
...反复发生难以治愈的感染。LAD可分为LAD-1和LAD-2两型。LAD-1型患者白细胞CD11/CD18分子表达缺陷,因此不能与FN和C3bi结合,丧失非特异的调理作用;此外,虽然白细胞可以沿血管壁流动,由于不能与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粘附分子...
...证明,在肝切除后肝脏再生的环境下,其能参与血管的修复或形成,为将来应用于血液和血管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进行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自体骨髓原始干细胞亚群冠脉内注射治疗的安全性以及对心功能改善作用的研究,并探讨了可能的分子机制。体内外研究...
...中,如FN分子中同时存在RGD和EILDN序列。表2 -1 integrin家族及其相应配体分组成员α/β亚单位分子量(kDa)亚单位结构分布配体结合位点VLA组(β1组)VLA-1210/130(CD49a/CD29)α1β1广泛CA,...
...(CD54)、ICAM-2(CD102)、ICAM-3(CD50)与LFA-1(CD11a/CD18),VCAM-1(CD106)与VLA-4(CD49d/CD29)之间的相互作用。3.IGSF和其它分子的相互识别 包括TCR识别MHCⅠ类...
...递呈及某些疾病相关。Ⅲ类分子包括C2、C4、B因子和肿瘤坏死因子等多种可溶性蛋白质,相互间差别很大,与Ⅰ类和Ⅱ类分子在结构和功能上相关性很小,本章不予讨论。一、MHCⅠ类分子(一)Ⅰ类分子的结构人类的类分子由HLA的A、B、C、E、F、G、...
...b和C4b;(3)基因定位于染色体1q32处,其基因以MCP-CR1-CR2-DAF-C4bp形式相连锁。1.CD21分子的结构 为分子量140kDa的单链糖蛋白,N端在细胞外,胞膜外区1005个氨基酸,疏水跨膜区28个氨基酸,富含碱性...
...开始,分CD23单克隆抗体(CD23McAb)制备和鉴定、CD23分子对正常人B细胞分化和增殖调节研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在慢性B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细胞上表达及CD23对其凋亡的调节作用研究3个阶段进行。 这项研究成果对慢性B淋巴细胞性...
...原发性肝细胞癌(简称肝癌)是世界上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特别在非洲和亚洲一些地区肝癌发病率较高。自从发现乙型肝炎抗原(HBAg)以来,给HBV与肝癌发病关系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近年来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及分子杂交技术对HBV与肝癌发病关系...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