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他说》第二十五章万道不离王道与人道_道家_【文学360】

...,或者将它专属于某一种哲学派别。道的名称之外,尚有几个与它同义的名词,老子又提出来说“强为之名曰大”,因为它实在无量无边,太大了,所以也可叫做“大”;“大曰逝”,大也就是“逝”,“逝”是永远的向内外四面八方延伸发展,等于说宇宙是无限的扩张...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68.html

老子·道经·第二章解读

...有参差、矛盾、变化,彼此相反相成,正中见奇,奇中有正,奇正相生,于是产生出和谐的、新颖的艺术美。倘若寻根究源,“奇”与“正”作为对立的哲学范畴,正始见于《老子》五八章“正复为奇”。而将这对范畴移用于文学理论中,则始于刘勰《文心雕龙》。 ...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89.html

老子》的养生经_【中医宝典】

...《老子》一书,又称《老子五千文》或《道德经》、《道德真经》,是道家的主要经典。书中的养生学论点主要概括为如下3个方面 “希言自然”即“少说教,从自然”之意。老子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这里,“道”指规律,“自然”是指...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4423.html

老子·德经·第三十九章评析

...在《道德经》里,老子经常以“一”来代称“道”,如二十二章的“圣人抱一为天下式”。本章中,老子连续七次使用“一”字,其含义是相当深刻的。杨兴顺说“一切在流动着,一切在变化着,但老子认为,变化的基础是统一而不是矛盾的斗争。‘天得一以清’……...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31.html

老子长孙的解释_老子长孙的意思和出处_成语词典

...养育子孙,使之长大成人。 宋 叶適 《安集两淮申省状》“人在戰地,各自爲家,養生送死,老子長孫,未嘗有闕。”...

http://hanwen360.com/cy/297225.html

老子·道经·第一章解读

...着意关注,是构成老子哲学思想的基石。 源于一种生物学上的意义,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无论在精神上亦或在物质方面,从古迄今,都表现为一种近乎原始的依赖性,有如婴儿之对母体。古人有云“人穷则反本。”这个所谓的“本”,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讲,也就是指“...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87.html

老子·德经·第八十一章评析

...本章一开头提出了三对范畴信与美;善与辩;知与博,这实际上是真假、美丑、善恶的问题。老子试图说明某些事物的表面现象和其实质往往并不一致。这之中包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是评判人类行为的道德标准。按照这三条原则,以“信言”、“善行”、“真知”...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74.html

老子·德经·第六十四章评析

...缺乏韧性,如果能够做到“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老子认为,一个人应发挥智能或技能的最佳状态,只有在心理平静的自然状态下才能做到。总之,在最后关头要像一开始的时候那样谨慎从事,就不会出现失败的事情了。 在本章的第二个部分中,老子运用三个排比句“...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56.html

老子·道经·第十六章评析

...“致虚”必“守静”,因为“虚”是本体,而“静”则在于运用。司马迁说“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史记·太史公自序》)这是很扼要的概括。“静”与“动”是一对矛盾,在这个矛盾中,老子着重于“静”而不是“动”,也不否定“动”的作用。再说“归根...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07.html

老子他说》第三章道家与法家的辨贤_道家_【文学360】

...人文历史的演变,与学术思想相互并行,看来非常有趣,也的确是不可思议的事有正必有反,有是就有非。正反是非,统统因时间、空间加上人事演变的不同而互有出入。同样也属于道家的鬻子——鬻熊,如果只依照传统的说法而不谈考证他的生平,那么,他比老子...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99.html

共找到431,96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