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他说》第十五章:老子“士”内涵_道家_【文学360】

...所以,老子这句话说明了,一个有修为人,必须时时怀着好比冬天从冰河上走过,稍一不慎,就有丧失生命危险,加以戒慎恐惧。 接着,老子又举了另外一个比喻,“犹兮若畏四邻”,来解释一个修道者思虑周详,慎谋能断。“犹”是猴子之属一种动物,狐狸...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37.html

老子·道经·第四章解读

...理解。老子说:“人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家思想主张人与自然关系谐合,追求个人生活方式、思想、道德行为准则与道 、自然、天地相契合最高境界。刘伶这种惊世骇俗言行,正是对世俗礼教唾弃,正是把自己精神、肉体融合到自然广大...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93.html

老子·德经·第六十八章评析

...一军事思想老子在本章里所讲内容是基本一致。战争是国力、人力较量,也是智慧较量。“武”、“怒”是军事指挥者暴烈、失去理智表现。一旦“怒”上心头,就会失去冷静,也就不能客观地分析、研究敌我双方优与劣,而以主观臆断愤怒情绪代替...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61.html

老子他说》第三章:劫灰人类物质文明_道家_【文学360】

...扼杀,那也是事实。而这个观念,是否受老子“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思想所影响,却很难肯定。老子所指“难得之货”,正如吕不韦思想中的“奇货可居”大货。换言之,它内涵,多半是指天下国家名器——权力,并非狭小到像他自己——老子一样,...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03.html

老子·道经·第十八章评析

...此时,社会已经是不纯厚了。在这里,老子把辩证法运用于社会治理,他指出:仁义与大道废、大伪与智慧出、孝慈与六亲不、忠臣与国家昏乱,形似相反,实则相成,老子揭示了它们之间对立统一关系,表达了相当丰富辩证思想。...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10.html

法家思想核心_法家_【文学360】

...在先秦诸子中,针对社会问题,儒家提倡仁爱;墨家主张兼爱;而道家则认为,仁爱兼爱都不能救世,唯一方法就是什么都不做,即“无为思想。三家激烈争论,但他们都主张回到过去。此时,主张面对未来法家横空出世。法家学派代表人物,是战国时期...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501.html

道家思想对音乐上影响_道家_【文学360】

...老子“淡兮无其味”、“大音希声”形成了中国古琴重要审美品格。老子“淡”与儒家”相结合,形成了“淡观点。 清朝汪绂在《立雪斋琴谱》中以儒释道,将“淡”定义为“节有度,守有序,无促韵,无繁声,无足以悦耳。”这在一定程度上起了...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132.html

老子·德经·第六十五章评析

...认为,老子愚民思想,后来被法家所吸取,成为越来越荒谬愚民政策;而且一脉相承下来,要对形成以阿Q精神不怒、不争为特点国民性负责。对于这种论点,我们不能同意。正如陈鼓应所说,“老子认为政治好环,常系于统治者处心做法。统治者若是真...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57.html

老子想尔注》在线阅读

...老子注释本,此书早佚。清末於敦煌莫高窟发现六朝写本《老子道经想尔注》残卷,现藏大英博物馆。此书作者,或说张道陵,或说张鲁,或说「想尔」为仙人名。其内容多与《太平经》相合,吸取了後者宗教思想与社会政治观,也有河上公解释《老子观点,是...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152.html

老子·德经·第七十八章评析

...本章内容主要包括两点:一是对水赞美;二是“正言若反”。张松如说:“在世界上,弱能胜强,柔能制刚事例是不乏见。生活在春秋末年老子,他亲身经历了这个时代许多大变化,看到了曾为天下共主周王朝由盛到衰演变,这不能不对他思想发生重大...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71.html

共找到919,05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