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总结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医诊断学研究出现高潮,产生了大量专著。其中王叔和所撰脉经10卷,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当时的脉知识,并有许多创造发明,是中医诊断学的奠基之作。除此之外,梁七录隋书·经籍志等尚著录十余种脉著作虽已...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124.htm

中医妇科勤临床,善于著述传经验_医药史料_【中医宝典】

...要言不烦,提纲挈领,又多有阐发,其内容的科学性与系统性实在傅青主女科之上,堪称中医妇科的经典之作;近代著名中医教育家张山雷先生编撰了沈氏女科辑要笺正,以其丰富的中医理论与西医知识相结合,研讨妇科医术。 浙江妇科医家多世袭承授者,其中...

http://zhongyibaodian.com/shiliao-2/b34755.html

中医眼科在中医学中的地位_中医眼科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眼为视觉器官。人类感知外界环境各种信息,绝大部分是通过眼的视觉功能来完成的,故眼为人体的一个重要的感觉器官。中医眼科是研究眼的生理、病理和眼病的临床表现、诊断、辨证、治疗与预防的专门学科。它的任务是防治眼病,维护人体视觉器官的健康。...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kexue/82-1-1.html

岩结核_外科枢要_中医外科书籍_【岐黄之术】

...(妇人症见妇人良方妇科撮要)乳房属足阳明胃经,乳头属足厥阴肝经。男子房劳恚怒,伤于肝肾。妇人胎产忧郁,损于肝,托里散为主。不收敛,或脓清稀,补脾胃为主。若脓出反痛,或作寒热,气血虚也,十全大补汤。体倦口干,中气虚也,补中益气汤。...

http://qihuangzhishu.com/773/33.htm

曹玲仙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宫颈炎,阴道炎,子宫卵巢发育不良,习惯性流产、产后病等疑难杂症及肿瘤术后,放疗,化疗后调理;教学方面主讲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妇科金匮要略篇黄帝内经部分篇章等课程。代表作有女子以肝为先天初探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医药治疗、...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caolingxian/index.html

产后血崩_中医妇科_中医妇科书籍_【岐黄之术】

...则腹痛减轻。舌淡黯,有瘀点瘀班,脉沉涩,为血瘀之征。治疗法则:活血祛瘀,理血归经。方药举例:化瘀止崩汤(中医妇科)。炒蒲黄、五灵脂、益母草、南沙参、当归、川芎、三七粉方中五灵脂、益母草活血祛瘀以止痛;当归、川芎养血活血;炒蒲黄、三七粉...

http://qihuangzhishu.com/81/93.htm

、妒_妇人规_中医妇科书籍_【岐黄之术】

...产后吹,因儿饮为口气所吹,致令乳汁不通,壅结肿痛。不急治之,多成痈肿。速服栝蒌散,外以南星末敷之,更以手揉散之。势甚者,惟连翘金贝煎最妙。栝蒌散(见妇人规古方)治吹肿痛。栝蒌(一个) 乳香(二钱)上用酒煎服。外用南星为末,以温汤...

http://qihuangzhishu.com/717/85.htm

的现代发展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脉诊,作为中医诊断学中四诊之一,是一种独特的诊断方法,这种方法源远流长,从其起源到形成脉诊体系,是经过了历代医家长期的整理、研究、总结而发展的,亦是由实践到理论的升华过程。 脉诊因其具有明显的中医特色而成为中医的标志。经过历代医家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91.html

痈_女科宝鉴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治疗乳腺炎初起308例,痊愈307例。㈡ 生半夏一个研未,以生葱头研裹,左右互塞鼻孔,塞鼻后数小时,发现鼻内有刺的感觉时,立即除去。如肿痛尚未全消,可连续按上法使用(摘自王渭川妇科治疗经验)。本法适用痈初起。㈢ 用皂角闻药(干皂角粉末...

http://zhongyibaodian.com/nvkebaojian/1089-11-12.html

中医预防的体系与特色_【中医宝典】

...#e#   中医学里,预防的内容非常丰富,它不仅注重未病先防,而且强调已病的及时处理,防微杜渐及疾病初愈后的将息调养。 一、中医预防的体系 1、未病先防: 中医十分重视养生,素问·上古天真论说:“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807.html

共找到617,28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