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著作。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北京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编。本书总结历代药物炮制资料和经验,结合全国28个大中城市有关中药炮制法,予以综合整理编成。共收录常用中药501种。于1963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1973年又将本书进行了修订,删去...
...机体在长期进化的过程中, 发生和发展了一套逐步完善的循环调节机构,使循环功能适应于不同生理情况下新陈代谢的需要。这种调节是在复杂的神经和体液机制参与下,通过对心脏和血管活动的综合调节而实现的(整体调节机制将后述)。本节主要从心脏本身来阐述...
...病证名。五脏精气虚损的综合证候。《素问·玉机真藏论》:“脉细、皮寒、气少、泄利前后、饮食不入,此谓五虚。”王冰注:“虚谓真气不足也。然脉细心也,皮寒肺也,气少肝也,泄利前后肾也,饮食不入脾也。”病程中,五虚并见,反映五脏功能严重衰退,预后...
...伤寒著作。八卷。陆渊雷撰于1930年。陆氏综合前人注疏,参考日人学说,对《伤寒论》用较浅析的理论予以分析、归纳和诠释,选注精要。作者对《伤寒论》中的某些条文,试图用近代医学科学理论加以融汇或阐解,在中西汇通和中医发展方面作出了大胆尝试。...
...伤寒著作。八卷。陆渊雷撰于1930年。陆氏综合前人注疏,参考日人学说,对《伤寒论》用较浅析的理论予以分析、归纳和诠释,选注精要。作者对《伤寒论》中的某些条文,试图用近代医学科学理论加以融汇或阐解,在中西汇通和中医发展方面作出了大胆尝试。...
...艾灸法之一。即将艾炷直接或间接置于穴位上施灸的一种方法。施灸时艾炷的大小、多少,应以疾病性质、病情轻重、施灸部位和患者年龄大小综合考虑。如初病体质强壮,艾炷宜大,壮数宜多。久病体质虚弱,艾炷宜小,壮数宜少。头面胸部不宜大炷多壮;腹部腰背则...
...肿痛不减。疮面不知痛痒,腐肉虽脱,新肉不生,色败臭秽,疮口经久难愈等。亦须结合全身症状,综合参看。...
...症候是由若干症状综合构成的,可以说是症状的复合,相当于西医Syndrome。例如发热、恶寒、头痛、脉浮等是一种外感表症的症候。壮热、烦渴、舌红苔黄、便秘等,是一种里实热的症候。又如中风时出现牙关紧闭、面赤、气粗、痰涎壅盛、两手握固,脉弦...
...金匮著作。南京中医学院金匮教研组编着。全书分22篇,每篇按因、症、脉、治等,将《金匮要略》原文重新编排使其条理化。为了便于讲解原文,故用提示、讨论以及附列参考资料等形式进行分析、综合和对比。选用历代医家注释亦较有一定的代表性。其编写体裁除...
...痧症专着。三卷。清·王凯编撰。书成于1686年。原序称“深山野人”林森曾向王氏面授《痧书》,复经王氏综合古今有关文献结合个人见闻编成此书。全书详细论述痧原、辨证、治法、用药大法、多种痧症证治及治疗方剂等。内容与《痧胀玉衡》颇多重复,究竟由...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