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年Glazebrook报道第一例阑尾类癌。此肿瘤一般生长缓慢,早期多无临床症状,或症状不典型,无特异性,常因出现急、慢性阑尾炎(57%)而就诊。有时表现为慢性腹痛或无痛性血便。一般不出现面色潮红、低血压、哮喘、心脏瓣膜病变等类癌...
...标志着“一个用药物直接修复导致心力衰竭的分子缺陷的时代”开始了。研究人员目前正寻求与有关制药公司合作,以推进新药的人体试验。 查询更多 心律失常 信息 ...
...随着肿瘤的发展,可能并发软骨、肌肉、骨骼等部位损害,并可转移至淋巴结。 1.感染 溃疡是鳞状细胞癌的主要临床特征,癌前常有慢性溃疡并感染,亦可在癌后并发感染。感染时,坏死组织分解产生恶臭。 2.骨髓炎或骨膜炎 鳞状细胞癌向深部浸润时,可...
...尿道癌属于尿道上皮肿瘤,临床上比较少见。大约50%的尿道癌继发于膀胱,输尿管或肾盂移行上皮癌。原发尿道癌比较少见,主要发生在。尿道癌大多数系40岁以上,女性尿道癌多见于中老年人。原发性尿道肿瘤临床上较少见,恶性肿瘤包括癌、肉瘤、黑色素瘤等...
...龙胆草性味甘,寒,功专清热燥湿,其泻肝胆实火作用甚强,并可息风止痉止痛。现代抗癌药理研究证实,龙胆热水浸出物体外实验,对JTC26抑制率为70%~90%。现代临床应用研究表明,含有龙胆草的“化癌丹”试用于小鼠艾氏腹水癌,确有抗癌作用。野菊花不仅...
...),只有1例因治疗无效行全子宫切除。1例雌激素受体(er)阴性/pr阳性的患者,第1次临床评估时有残余癌,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取代他莫昔芬后获得完全缓解。4例有效者后来肿瘤复发,其中1例立即行全宫切除;2例再次应用激素治疗...
...临床用药往往由医生凭经验和治疗效果来调整,今后“用多少药得问问你的遗传基因”。在日前召开的国际遗传药理学专家研究发现,影响药物疗效的因素中遗传因素作用极大。个体化用药能够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减少患者调整用药的次数和时间,从而大大减轻...
...恶性肿瘤之5%~25%。临床上呈菜花样乳头瘤样增生,最常见于男性龟头和未环切的包皮处,最后侵入尿道。也见于女阴及肛门区,损害可形成溃疡及漏管。常散发臭味。 3.跖部疣状癌(plantar verrucous carcinoma) 又称穿掘性...
...诊断 由于特殊的解剖部位、易于暴露、易于检查的特点及长期临床经验和较好的治疗效果,宫颈浸润癌的诊断并不困难,主要依据患者的主诉即临床症状、临床体征、病史询问、全身检查、盆腔检查及辅助检查等。 1.询问病史 每1份病例都要详细记录主诉、现...
...诊断 根据皮损发生浸渍部位,呈乳头瘤状增生,结合组织病理进行诊断。因疣状癌外观上与湿疣相似,两者难以区别,但疣状癌有向间质推移性浸润,所以可根据病理鉴别。如发现疑为转移的腹股沟淋巴结,应予细针穿刺或活检确诊,活检取材需深,包括间质。通常...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