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由恶性肿瘤引起或是嗜酸粒细胞白血病,则预后差。嗜酸粒细胞增多症的治疗药物及方案详见表1。 (二)预后 与病因有关。如寄生虫、变应性、药物等所致,只要去除病因,不需特殊治疗,即可恢复。如是恶性肿瘤或嗜酸粒细胞白血病所致,则预后差。...
...酸粒细胞增高的患者,如果找不到明确的病因,同时又有脏器的损害,则应考虑高嗜酸细胞结合症(HES)。 对嗜酸粒细胞计数中度到重度增多,以及持续轻度增多的患者应进行血涂片的形态学检查、尿液分析和一系列的大便虫卵和寄生虫检查。对于粪类圆线虫等...
...嗜酸粒细胞多 嗜酸粒细胞增多症(eosinophilia)是指外周血中嗜酸粒细胞绝对值大于(0.4~0.45)×109/L(400~450/mm3)。临床上常与多种疾病相关,特别是寄生虫感染、过敏性疾病、结缔组织病和肿瘤的非特异性反应等。...
...L(直接计数法计算),称为嗜碱性粒细胞增多症(basophilia)。...
...肺伴有嗜酸细胞增多肺浸润,嗜酸细胞性肺,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疾病 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pulmonary infiltration with eosinophilia,PIE)或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疾病(eosinophilic lung ...
...中性粒细胞是人体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机体的非特异性抗感染过程有关,该类细胞具有强大的吞噬杀菌功能,其作用过程历经趋化运动,识别并结合吞噬物质,进而摄入胞内,最终杀伤并降解病原体。 中性粒细胞0.5~0.7(50%~70%)。 增多:...
...:伤寒、结核、疟疾、黑热病、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b.某些血液病:单核细胞性白血病、淋巴瘤、骨髓异常增殖综合症、恶性组织细胞病。减少一般无临床意义。 正常值:正常参考值中性杆状核粒细胞(N):1-5%中性分叶核粒细胞(N):50-70%嗜...
...增多症、粘液星水肿、溃疡性结肠炎、变态反应、甲状腺功能减退等。2.减少:见于速发型变态反应(荨麻疹、过敏性休克等)、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及糖皮质激素过量、应激反应(心肌梗死、严重感染、出血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库欣综合症等。在临床上嗜碱性粒细胞...
...《家庭医药》2003年7月号白细胞减少症方③(原名敷贴升白方) 方药:红花各10克。 用法:上药共为研细末,装瓶备用。用时将药末调入生理盐水,搅伴成泥膏状,取适量作穴位敷贴(选脾俞、胃俞、肾俞、肝俞、足三里,中脘、血海等穴),用胶布固定。...
...不仅可以释放很多介质颗粒,而且还可以释出大量的细胞因子、氧自由基和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等,所有这些均参与了肺组织的损伤过程。然而,在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中,嗜酸性粒细胞是炎症的启动因子抑或炎症的结果尚未完全明确,有关它在发病中的作用地位还有待...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