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壮族的来源3 第二节 壮族概况3 第三节 壮族社会历史概述(1)4 第三节 壮族社会历史概述(2)6 第四节 壮族社会历史的一些特点(1)9 第四节 壮族社会历史的一些特点(2)11 第五节 土司制度对壮医药的影响12 第六节 ...
...(二)壮医灸法 1.壮医药线点灸疗法 本疗法原流传于壮族聚居的柳州地区,其主要传人为著名女壮医龙覃氏及其嫡孙龙玉乾壮医副主任医师。1986年经黄瑾明、黄汉儒、黄鼎坚加以发掘整理和规范,撰成《壮医药线点灸疗法》一书。该疗法现已在全国300多...
...壮医的治疗原则为:调气、解毒、补虚。治疗方法分为两大法:外治法和内治法。外治法包括针法、灸法、拔罐、熏蒸等30多种各具特色的治疗方法。临床上以辨病治疗为主,结合辨证和辨症。 中医的治疗原则为:1.治病求本。①正治(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
...不相信了自己,在临终前烧掉,世上就只剩了残存的五章,描写出来的人物,积极者偏远逊于没落者:在讽刺作家果戈理,真是无可奈何的事。 现在所用的底本,仍是德人Otto Buek 译编的全部;第一章开首之处,借田退德尼科夫〔4〕的童年景况叙述着作者...
...二、壮族医药的形成和发展 壮医药于先秦时期开始草创萌芽,经过汉魏六朝的发展,约略于唐宋之际,已大抵形成了草药内服、外洗、熏蒸、敷贴、佩药、骨刮、角疗、灸法、挑针、金针等10多种内涵的壮医多层次结构,并逐步具有理论的雏型。 (一)对岭南及...
...追根溯源 , 探讨其与各种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壮族医药与壮族地区的民俗有密切的关系 , 如前所述 ," 信鬼神 , 重淫祀 " 是壮医巫医合一或医巫并存的根源。此外断发、文身、服色尚青、鼻饮、喜食生猛、居干栏、捡骨重葬等民俗 , 亦与壮医药...
...所在之处,又是龙路、火路的一个特殊网结,故人体先天后天之精气盛衰,入侵毒邪之浅重,皆可通过脐周血脉的诊察而得之。可以说,这是壮医按诊与脉诊的结合形式。 (五)询诊 即问诊。多数壮医在临床中十分重视询诊,并以患者的主诉作为症状诊断的重要依据。...
...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实践中,壮医药事业逐渐兴旺,壮医药专业人员队伍不断壮大。宋代苏颂主编的《本草图经》提到"二广俚医","俚医"是对壮族民间医师的最早称呼,说明至少在宋代,壮族已出现专职医师,并得到社会承认。明清以后也涌现出许多壮族名医。...
...根据文献记载得知,早在晋代,岭南俚人就会从有毒植物、动物、矿物中提取毒素制作毒药,如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记载了壮族先民制造的5种毒药:不强药(尚待考证)、蓝药(用蓝蛇头制成)、焦铜药(用焦铜制成)、金药(用生金制成)、菌药(用毒菌...
...壮绣"遐迩闻名。壮族以大米、玉米为主食,嚼槟榔是传统习俗,有些地方槟榔是招待客人的必需品。"三月三"、"牛魂节"等传统节日有吃五色饭(即有五种颜色的糯米饭,多为紫、黄、黑、白、蓝五色)的习惯。壮族的节日除与汉族相同的外,还有许多本民族的节日,...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