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长肌;有第五肋间动、静脉后支;布有第五或第六胸神经后支的皮支,深层为第五胸神经后支外侧支。 取穴方法:取穴时一般可以采用正坐或俯卧姿势,心俞穴位于人体的背部,当第五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或左右约1.5寸)。(详见此背部穴位图相关...
...。在头侧部,当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开4.5寸。另说“在额角发际,本神旁一寸”(《太平圣惠方》)。布有耳颞神经分支,面神经颞支及颞浅动、静脉额支。主治头痛,眩晕,目痛,迎风流泪。 取穴方法 人体穴位图人体头维穴位于头侧部,当额角发际...
...去痛的尺泽穴 手心朝上,尺泽穴位于肘内侧横纹上偏外侧一个拇指宽的凹陷处。这个穴位的主要作用是泻热。 因此对于肺经热引起的咳嗽气喘、胸部胀痛等病症是有效的。 此外,因为尺泽穴接近肱二头肌的肌腱,而肱二头肌作用是屈肘,因此此穴也能够缓解和治疗...
...膏肓穴 Gāo huāng(BL43)寻找穴位时通常采用俯卧姿势,膏肓穴位于人体的背部,当第四胸椎棘突下,左右四指宽处(或左右旁开三寸),肩胛骨内侧,一压即疼。指压此穴,可以治疗肩膀肌肉僵硬、酸痛。具体细节请参阅相关网页:“按摩治疗肩膀...
...候。 臨床表現有面色白光白,神疲乏力,少氣懶言,語氣低微,頭暈目眩,呼吸氣短,自汗,活動後諸症加重,平時易患感冒,舌淡,苔白,脈虛無力等。 現代醫學認為氣虛證的實質與人體免疫功能低下、血液流變性改變、微循環障礙相關。 穴位熱敷的方法及作用 ...
... [运行规律]循膀胱经上输头颈。 [功能作用]运化膀胱经水湿上行天部。 [治法]寒则补之或微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注]附分至秩边各穴所在的膀胱经经脉与紧邻脊骨的膀胱经经脉相比较,此为分支,紧邻脊旁的膀胱经为正经。分支中各穴比正经中对应的各...
...八肋间神经及腹壁上动、静脉分支。主治腹痛,腹胀,呕吐,消化不良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取穴方法〗该穴位于人体的上腹部,当脐中上5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解剖〗在腹直肌内缘,有腹壁上动、静脉分支;...
...以及肾炎,肾盂肾炎,前列腺炎等。直刺0.5-1寸。艾炷灸5-10壮;或艾条灸10-20分钟。 取穴与主治 【取穴方法】 位于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3寸。寻找此穴位时通常采用俯卧的姿势,志室穴位于身体腰部,在第二腰椎棘突下方,左右五厘米...
...眶上神经痛等。沿皮刺0.3-0.5寸。艾条灸5-10分钟。 阳白穴 Yáng bái(GB14) 阳白(穴位) 部位 眉上一寸,正对目中线,在额肌中 针法 沿皮向眉中透刺0.3-0.5寸 针感 额区胀痛 主治 面神经麻痹,夜盲,眶上神经痛 ...
...在胃体中部,故名。具有和胃健脾、降逆利水之功用。 标准定位 仰卧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取法:在脐上4寸,腹中线上,仰卧取穴。 穴位解剖 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壁腹膜。浅层主要布有第八胸神经前...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