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与伤寒论原文读法篇对照着读。读《伤寒论》者,只喜读方,最怕读文。文无理路可寻,方有病证可按也。虽有病证可按,仍无理路可寻。前代儒医徐灵胎谓《伤寒论》只可一章一章读,不能整个读。夫所谓论者,乃整个论,非一章一章论,如按章去读,不读整个,...
...夫《伤寒论》,盖祖述大圣人之意,诸家莫其伦拟。故晋·皇甫谧序《甲乙针经》云:伊尹以元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汉·张仲景论广《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近世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遣论甚精,皆可施用。是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
...)曾经刊刻过,到明代又有多种刻本。清代学者利用《艺文类聚》颇为勤密,但所用的都是明刻本,始终未能见到宋绍兴本。1959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影印出版了上海图书馆收藏的宋绍兴刊本(汪绍楹认为当是宋末元初的复绍兴刻本)。1965年,中华书局上海...
...伤寒杂病论》。冯世纶教授在杨氏考证基础上,并结合近年来钱超尘、李茂如等考证,率先提出《伤寒论》书名出自王叔和之手,是本书的亮点之一。 经方医学,又称汤液,历史传承甚危,幸赖叔和传经,功绩难以磨灭,但对于叔和的撰次,历代褒贬不一。宋本、唐本等...
...指出。 一、在研读中记忆 由于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中医方面的知识 ...... ...
...□ 宋永刚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桂枝在《本经》中被列为上品。原文:味辛温。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久服通神,轻身不老。 桂枝,原名牡桂,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嫩枝,味辛性温,主“上气”,即气机上冲,这种气机上冲可见于...
...□ 商洪涛 江苏省中医院 近读《中国中医药报》5月16日贾延利“《伤寒论》几几之我见”一文,对其中有关“《内经》、《伤寒论》中的‘几几’实是‘沉沉’的坏字,是沉重之义”的看法不敢苟同。 记得笔者2004年在南京中医药大学读博士研究生期间一...
...关键词:《伤寒论》一书是否经过王叔和的编次整理,仍是个有待研究的问题。权威性的教科书和医史书上对此不宜过分肯定。学术论坛应给这一问题的讨论留下余地。 参考文献 [1]邓曼.中医杂志1995;1(3):5. [2]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医部...
...关键词:《伤寒论》中的运用.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14(4):196. [10]李爱敏,等.对现代六经辨证中运用中药配伍用量的数理统计分析.中医研究,1995,8(5):9. 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200032) 英洪友 何新慧 ...
...本篇与伤寒论原文读法篇对照着读。读《伤寒论》者,只喜读方,最怕读文。文无理路可寻,方有病证可按也。虽有病证可按,仍无理路可寻。前代儒医徐灵胎谓《伤寒论》只可一章一章读,不能整个读。夫所谓论者,乃整个论,非一章一章论,如按章去读,不读整个,...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