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4页)。在《董仲舒传》中,班固记载其着述共达及23篇,「繁露」是作为他解说《春秋》的诸专论中的一个篇名而出现的《汉书》卷五十六,第2525—2526页)。(春秋繁露词》这一书名最早出现于5世纪或6世纪初的《西京杂记》(卷二,第4页上...
...、三实(凡言虚者,谓精气夺也,实者谓邪气盛也)。(次第《四十八难》文)《素问》又曰∶五实死,五虚死(五,五脏也)。脉盛(心实),皮热(肺实),腹胀(脾实),前后不通(肾实),闷瞀(肝实),此为五实;脉细(心虚),皮寒(肺虚),气少(肝虚),...
...厥阴,亥为十月,主左足之厥阴。(隐括《素问/至真要大论》、《灵枢、阴阳系日月》两篇文)《灵枢》又曰∶从腰以上者,手太阴(肺经),阳明(大肠经)皆主之,从腰以下者,足太阴(脾经)、阳明(胃经)皆主之(《终始篇》)。《素问》又曰∶欲之皮部,以...
...愈甚。”治宜清心除烦,用导赤散加麦冬、灯心,甚者加黄连、龙胆草。心热多惊证名。见《太平圣惠方》。症见梦中呓语,烦闷多惊。由于小儿素有郁热,脏腑壅滞,气血不和,心神烦乱。治宜清热镇惊,用赤茯苓散。心热病证名。心受邪热所致的病症。《素问·刺热篇...
...明·官橓撰,李时中增补。刊于1585年。卷上为痘病诊治,凡92论;卷下为女人出痘、麻疹证治及痘疹治疗方剂。全书有论有方,简明扼要。现存初刻本等多种明刻本等。《保赤汇编》医学丛书。清·朱之榛辑。刊于1879年。包括《锡麟宝训》、《达生篇》、《...
...0.3-0.5寸,不宜深刺。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灵台经穴名。出《素问·气府论》王冰注。别名肺底。属督脉。在背部,当第6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布有第六胸神经后支的内侧支和第六肋间动脉后支。主治咳嗽,气喘,项强,背痛,痈疽,疔疮,及...
...篇)的最后三篇,并于第22篇(妇人杂病脉症)中增补妇人阴挺论等内容。现存二十余种清刻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金匮要略浅注补正》金匮著作。九卷。《中医汇通医书五种》之一。清·唐宗海撰。唐氏推崇陈念祖《金匮要略浅注》,但对陈氏注解尚有缺误深...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过之则失时”,见《素问》卷十第三十六《刺疟篇》,自“疟不渴”至末,见《灵枢》卷五第二十六《杂病篇》,又见《素问·刺疟篇》,惟文义略有不同,又见本书二十五卷《十二疟篇》。又自篇首至末,见《甲乙经》卷七第五。疟病脉满大急,...
...通“亟”。迅急。《素问·脉要精微论》:“浑浑革至如涌泉,病进而色弊。”②变革,改变。《素问·调经论》:“按摩勿释,出针视之曰:我将深之,适人必革。”③指皮肤。《灵枢·逆顺肥瘦篇》:“血气充盈,肤革坚固。”④脉象之一。见“革脉”条。革脉脉学...
...如故。易储议起,鎡曰:“无易树子,霸者所禁,矧天朝乎。”不听。加太子少师。《寰宇通志》成,进户部尚书。帝不豫,诸臣议复宪宗东宫。李贤私问鎡,鎡曰:“既退,不可再也。”英宗复位,遂削籍。天顺八年卒。成化中,复官赐祭。鎡学问该博,文章尔雅。然性...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