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部_《本草纲目》完整版_本草纲目在线阅读

...豉(《拾遗》)【释名】豉母。【集解】时珍曰︰陈藏器《拾遗》有豉,而不言出处形状。按︰葛洪《肘后方》云︰江南有射工体有疮。取水上浮走豉母一枚,口中含之便瘥,已死亦活。此正黑,如大豆,浮游水上也。今有水虫,大如豆而光黑,即此矣。名豉...

http://zhongyibaodian.com/BCGM/chichong.html

中医治疗积的中药材大全_【中医宝典】

...榧 岩椒 燕麦灵 野槟榔 野核桃油 野苋菜 薏苡根 云南风车子 云实 榆仁酱 鹧鸪菜 紫八宝 中药主治:积 阿魏(图) 部(图) 白马溺 半天河 荸荠 槟榔(图) 蟾皮 蟾酥 川楝子(图) 榧实(图) 榧子(图) 干漆(图) 贯众(图)...

http://zhongyaocai360.com/zhuzhi/chongji.html

_《张氏医通》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日洗。纸捻 干。吹下部孔内。令深入。外以黑膏盖之。日吹一次。以管尽为度。如或希奇怪病。除痰血外。治不效者。即是为患。视其经络虚实。参脉证消息治之。在肝。令人恐怖。眼中赤壅。在心。心烦发躁。在脾。劳热。四肢肿急。在肺。咳嗽气喘。医者不察...

http://qihuangzhishu.com/495/202.htm

大黄丸_《医方考》_中医方言书籍_【岐黄之术】

...大黄(十两,蒸) 黄芩(二两) 甘草(三两) 干漆(炒) 桃仁(各一两) 芍药(四两)杏仁(去皮尖) 虻(去翅足,炒) 蛴螬(炒,各一升) (半升,炒) 水蛭(枚,炙黄) 干地黄(半两)共为末,蜜丸小豆大。日三服,每五丸。腹胀有形块...

http://qihuangzhishu.com/644/490.htm

_《景岳全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脾胃,而疾可悉愈。验治法。昔一人患心腹大痛,或止或作,痛不可忍,凡用去积行气等药,方不效。但于痛极时须用拳捶之,痛得少止,而旋止旋作,久不能愈,日加困弊,莫测其故。忽一胡僧见之,曰余能治也。遂令病者,先食香饵,继进一丸,打下一硬嘴异,...

http://zhongyibaodian.com/jingyuequanshu/124-41-1.html

_【本草纲目】

... 【释名】地鳖、土鳖、过街。 【气味】咸、寒、有毒。 【主治】产后腹痛(有干血)。用蔗二十个(去足)、桃仁二十枚、大黄二两,共研为末,加炼蜜捣匀,分作四丸。每取一丸,以酒一升,煮成二合,温服。下血愈。此方名“大内蔗丸”。 木舌肿强(...

http://wenxue360.com/bencaogangmu/archives/755.html

大黄(庶)丸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镐京直指》大黄(庶)丸 《金匮》大黄(庶)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镐京直指》卷二:大黄(庶)丸【处方】生锦纹、荆三棱、(庶)、蓬莪术、干漆、元明粉。【功能主治】腹胀血蛊,先有积块化胀,或石瘕肠蕈,脉实形壮...

http://zhongyaofangji.com/d/daihuangshuchongchongwan.html

小儿耳(附入耳)_《圣济总录》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耳中,日再换之。治小儿蚰蜒入耳。胡麻枕耳方胡麻(不拘多少)上一味,先熬后捣,贮以葛囊,枕之即出。治小儿飞虫入耳。雄黄油方雄黄(一分)上一味研细,以麻油调抹耳中。治小儿入耳。桃心塞耳方桃心叶(二七叶焙) 胡麻子(一升炒)上二味,先以桃叶塞...

http://qihuangzhishu.com/122/1434.htm

人为倮之长_《思考中医》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在《内经》里面它把所有的动物都叫做是一个大类,即动物的这一类。小时候看《水浒》的时候,看到武松上景阳冈的这一段,书中把老虎称毛虫,当时很不理解,还以为是不是施兄弄错了。施兄没有搞错。后来才知道这是有出处的。《内经》将分为五类,即...

http://qihuangzhishu.com/145/185.htm

共找到73,66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