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芝麻味甘,性平,归肝、肾、大肠经,可补肝肾、益精血、润肠燥。可用于治疗头晕眼花、耳鸣耳聋、须发早白、病后脱发、肠燥便秘等病症。 苏东坡在《与程正辅书》中记述了一种治疗痔疮的方法:“黑芝麻去皮,九蒸晒,茯苓去皮,入少白蜜为面。食之...
...目录 《圣济总录》防风茯苓汤 《外台》防风茯苓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圣济总录》卷六十七:防风茯苓汤【处方】防风1两3分(去叉),赤茯苓1两3分(去黑皮),萎蕤1两3分,白术1两3分,陈橘皮1两3分(汤浸,去白,焙),丹参1两3...
...茯苓是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菌核,寄生在松树根上,临床应用可分为茯苓皮、带皮苓、赤茯苓、白茯苓、茯神等5个品种,它们的功效主治有所不同。 茯苓皮:为茯苓菌核的黑色外皮,功擅利水消肿,适用于水肿、小便不利等证,常与生姜皮、桑白皮、陈皮、大腹皮...
...而上凌于心也。茯苓甘淡,可以益土而伐肾邪;桂枝辛热,可以益火而平肾气;甘草、大枣之甘,可以益脾,益脾所以制肾也。煎以甘润水者,扬之无力,取其不助肾气尔!《伤寒括要》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茯苓 桂枝 甘草 大枣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此...
...除茯苓,名小半夏汤。)加桂除夏治悸厥,茯苓甘草汤名彰。(加桂枝、甘草,除半夏,名茯苓甘草汤,仲景治伤寒水气乘心,厥而心下悸者,先治其水,却治其厥。火因水而下行,则眩悸止而痞满治矣。)《医方论》小半夏加茯苓汤半夏一升 茯苓三两 生姜半斤古人...
...《得效》卷十四▼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三:大圣茯苓散【处方】茯苓、麦冬、香附、陈皮、厚朴、黄耆、紫苏、茯神、黄芩、黄连、川芎、当归、白芍、地黄、人参、白术、木香、甘草。【功能主治】安心神,保胎定痛。主妊娠无外感症,...
...目录 《外台》茯苓安心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外台》:茯苓安心汤【处方】茯苓3两,人参3两,干姜3两,桂心1两,远志皮3两,甘草2两(炙)。【制法】上切。【功能主治】上焦虚寒,精神不守,泄下便利,语声不出。【用法用量】以水9升,煮...
...。【注意】忌生葱、生菜、猪肉、冷水、大酢、胡荽等物。【摘录】《外台》卷十七引《素女经》▼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遵生八笺》卷五:补肾茯苓丸【处方】茯苓1两,防风6钱,白术1两,细辛3钱,山药1两,泽泻4钱,附子(炮,便制)、紫菀5钱,...
...【药用】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cocos(Schw.)Wolf菌核的白色部份【性味与归经】甘、淡,平。归心、肺、脾、肾经。【功效】利水渗湿,健脾,化痰,宁心安神【临床应用】1.用于小便不利,水肿等症茯苓功能利水渗湿,而药性平和,利水而...
...肺.以通水道.下输膀胱.则火有去路.故止口舌干焦.水道通.所以又利小便也.肝者魂之居也.而随魂往来者神也.久服茯苓.则肺清肃.故肝木和平.而魂神安养也.不饥延年者.脾为后天之本.肺为元气之腑.脾健则不饥.气足则延年也.【制方】白茯同人参、...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