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内经要旨》、《妇科心镜》、《幼幼汇集》、《痘疹》等书。对李杲的脾胃学说很为推崇,并主张良医应当兼通针药,认为用药不可泥守古方,临证应会变通加减等,他的医论和著述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http://qihuangzhishu.com/195/401.htm

脏腑_《中医基础理论》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脏腑是疾病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脏腑的正常生理功能发生失调的内在机理。任何疾病的发生,无论是外感还是内伤,都势必导致生理功能紊乱而脏腑阴阳气血失调。因此,脏腑失调的,在机理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辨证论治的主要理论依据。疾病既已...

http://qihuangzhishu.com/44/125.htm

痘窖_《冯氏锦囊录》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其如疫疠之相似耶?非也。若说痘疹为时气之所感召则可,若说痘疹与疫疠无异则不可,疫疠恶症也,自外至内,热是邪火流传,疫毒之气旁敷耳,若痘疹也,自里达表猛热者,为正火。传络者,为正传,但其之感召,亦本于气运之火动,盖诸疮非火不发,非金不收...

http://zhongyibaodian.com/fengshijinnangmilu/342-32-19.html

痘疹入眼_《银海精微》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问曰∶小儿疹痘入眼者何也?答曰∶小儿于母胎中受其毒,必发疹痘,出之时五脏俱有热相攻,或肝脏受热甚,必有痘生于目内,宜服。痘疹入眼图(图)凉肝散草决明 天花粉 甘草 赤芍药 绿豆皮 谷精草上为末。每服六钱,蜜水调下。问曰∶小儿痘疹伤眼者何也...

http://zhongyibaodian.com/yinhaijingwei/781-5-63.html

六腑_《中医基础理论》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一)胆的1.胆的生理病理特点:胆附于肝,与肝相表里,为中清之腑,禀春木之气,其性刚直,豪壮果断。故胆在病理上多表现为阳亢火旺之证,以实者居多。因火热可煎灼津液而为痰,故胆又多兼痰,痰火郁遏,易扰心神。2.胆的基本病理变化:主要反映...

http://qihuangzhishu.com/44/127.htm

少阳_《思考中医》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提纲条文其实就是条文,这在太阳及阳明篇中已作过论述,既然是条文,那它的涵义就关系到整个少阳篇。因此,在这一条上必须多花功夫。为了显示条文的重要性,我们还是给它一个格式,就是:“诸口苦,咽干,目眩,皆属于少阳。”...

http://qihuangzhishu.com/145/154.htm

因病术语_中医术语_【中医宝典】

...百病皆生于气 胞系了戾 悲则气消 表气不固 十九条 不内外因 冲任损伤 虫兽伤 喘家 疮家 寸白虫 大肠寒结 大肠热结 大肠湿热 大肠虚 大肠虚寒 大肠液亏 大风苛毒 胆热 胆实 胆虚 恶气 恶血 房劳 肺火 肺津不布 肺络损伤...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bingyinbingjishuyu-696-1.html

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机理和关键所在。《素问·至真要大论》:“愿闻何如?”又:“谨守,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张景岳:“者,要也,变也,病变所由出也。”...

http://qihuangzhishu.com/166/855.htm

三焦虚寒_因病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三焦虚寒指上、中、下三焦虚寒。 【三焦虚寒】 指上、中、下三焦虚寒。上焦指心肺的虚寒;中焦指脾胃的虚寒;下焦指肝肾的虚寒。水肿病和下消之一。...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5790.html

基本_《中医基础理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但稍动则舒适;大便下利,但得而反快。究其本质,是实而不是虚。总之,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虚和实,都只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由实转虚、因虚致实和虚实夹杂,常常是疾病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趋势。因此,在临床上不能以静止的、绝对的观点来对待...

http://zhongyibaodian.com/jichulilun/44-8-2.html

共找到783,70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