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塔五蕴”——傣医的理论基础_【中医宝典】

...傣族医药学自成理论体系,"四塔"和"五蕴"是始终贯穿整个傣医学术的重要理论体系,也是研究傣医学术思想必须深入探讨学习的课题。 "四塔"(土、水、火、风)和"五蕴"理论派自南传佛教。在公元9世纪觉音所著的《清净道论》中,详细记述了"四塔"、...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111.html

第五章第一节壮医理论的萌芽_【中医宝典】

...壮族地区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对壮族医药学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随着草药内服、外洗、熏蒸、敷贴、佩药、骨刮、角疗、灸法、挑针、陶针、金针等治疗方法的广泛使用,壮医药知识也由零星积累逐渐系统化,大约在唐宋之际,壮医理论已处于萌芽状态,其...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309.html

傣医_民族中医_【中医宝典】

...医药学发展现状 傣医药与佛教的渊源 傣医用药特点 傣医院 傣医诊断方法 傣医治病重季节 傣醫“四塔”与佛教“四大” 傣族保健 傣族民族概况 傣族药肝保宁胶囊药效学研究 傣族医学的发展(1) 傣族医学的发展(2) 傣族医学理论体系 傣族医学...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daiyi-298-1.html

西藏自治区藏医药研究院成立_【中医宝典】

...中国中医药报讯 (记者巴桑)西藏自治区藏医药研究院日前在自治区藏医院举行挂牌成立。 自治区副主席崔玉英指出:西藏解放以来,藏医医疗机构、队伍、教育、科研、药品生产、管理等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1974年在自治区藏医院建立的藏医药研究所,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0179.html

亚洲中医药文化的地区特点(上)_【中医宝典】

...民间医学门诊。通过各种渠道在中国和本国国内培养了600余名包括博士、硕士在内的蒙医药人员。 东南亚:倾注爱国情怀 团结华人华侨 人缘亲近是东南亚11国中医药主要特点。东南亚国家华人华侨众多,哪里有华侨华人,那里就有中医药;哪里的华人华侨人数多...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5853.html

巴·吉格木德教授谈蒙医学史的发展_【中医宝典】

...叙述寒症和寒热对立疾病。18世纪蒙医学家伊希巴拉珠尔在他的《四部甘露》里曾专题论述了“热病治疗法”、“寒病治疗法”、“寒热对立疾病治疗法”,使寒热理论自成体系。伊希巴拉珠尔的著作重视寒病和寒热对立疾病,总结了古代传统蒙医药理论特点,这与北至...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268.html

第九章第三节壮医药现状和发展前景(1)_【中医宝典】

...百色地区民族卫校增设了壮医课程等等。更可喜的是,自1985年以来,广西中医学院招收了三批壮医史硕士研究生,共培养壮医史硕士6人,去年还成立了壮医教研室,为壮医药事业不断地培养输送人才,使壮医药人员理论水平、医疗技术水平大大提高,更有利于壮医药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365.html

藏医药独特的医学理论_民族中医藏医_【中医宝典】

...没有记载的,包括西药典籍和国外的医药典籍,这些药材大部分是生长在青藏高原这个特定的生态环境当中的,在藏医药医学理论巨著《四部医典》和药学理论巨著《晶珠本草》当中确有着详尽的使用方法、炮制方法、毒副反应、脱毒方法的介绍。藏医药是融入了古印度、...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2762.html

第九章第二节壮医药的发掘、整理和研究近况(1)_【中医宝典】

...》、《发掘整理中的壮医》、《广西民族医验方汇编》等壮医药专著。由黄汉儒主编的巨著《中国壮医》即将出版。结束了壮医药在历史上没有理论专著的历史,同时也说明壮医药学术在理论体系、药物研究、诊断方法、临床应用和实验研究等方面,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361.html

蒙医药学概论_【中医宝典】

...蒙医药理论体系的显着特点是:以阴阳五元学说为指导的整体观和对六基症的辨证施治。六基症理论为“赫依、希拉、巴达干、血液、黄水、粘虫”。把疾病的本质归纳为寒热两种,把发病部位归纳为脏腑、黑脉、白脉、五官等。蒙医理论明确指出,发病本身的内在条件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0708.html

共找到40,05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