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法_【中医宝典】

...【概述】 电针是毫针刺与脉冲电流相结合作用于腧穴或特定部位的一种针刺方法。由于综合了留针刺激和电刺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治疗效果,目前临床应用十分广泛。 【器具药物】 电针法使用的仪器称电针仪或电针治疗仪。早期用的是蜂呜式电针仪,自...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390.html

皮内针法_【中医宝典】

...【概述】 电针是毫针刺与脉冲电流相结合作用于腧穴或特定部位的一种针刺方法。由于综合了留针刺激和电刺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治疗效果,目前临床应用十分广泛。 【器具药物】 电针法使用的仪器称电针仪或电针治疗仪。早期用的是蜂呜式电针仪,自...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391.html

过梁针法_器具技法_【中医宝典】

...过梁针法,又称深刺奇穴,是一种重刺奇穴以治疗精神疾患的方法。 【操作方法】 一、操作 令患者坐于靠椅上,用约束带将患者的腰部及上下肢固定。由助手固定头部或针刺之肢体。针刺奇穴要深,以不穿透对侧皮肤为度。用右手拇、食指持针柄,向右捻转为补...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146.html

针刺补泻_《中医刺灸》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右转为补;女子右转为泻,左转为补。《针灸大成·衢杨氏补泻》载:“得气以针头逆其经络之所来,动而伸之,即是迎;以针头顺其经脉之所在,推而内之,即是随。”这是以针刺得气后,针头逆经行提法称“迎”针头顺经行称“随”,近人所说的迎随补泻多指此...

http://qihuangzhishu.com/113/114.htm

内经针法_《中医刺灸》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关于针法的论述涉及到针刺的器具、持针的法则、刺的种类、补泻手法的区分、针刺剂量的掌握、针刺的宜忌、针灸医师的应备条件以及某些疾病的针刺方法。其中最重要的是刺和补泻。...

http://zhongyibaodian.com/cijiu/113-20-0.html

常用的推拿按摩保健手法-_【中医宝典】

...是以拇指或掌根等部在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上逐渐向下用力按压,而留之,不可呆板,这是一种诱导的手法,适用于全身各部位。临床上又分指、掌、屈肘等。 指:接触面较小,刺激的强弱容易控制调节,不仅可开通闭塞、散寒止痛,而且能保健...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304.html

程莘农_二要“才进针”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一刺吸取了中国传统针法与管针进针法的长处,仅进针这一操作,将点穴、押指、穿皮、送针等动作揉和一起,在1~2秒钟内完成,得气(感觉)极为迅速而效果良好,具有快速无痛、沉稳准确的优点。“程式才进针”的练习,主要是对指力和手法的锻炼。由于...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chengshennong/1113-2-3.html

针法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将针刺入穴位的方法。又称下针法。常用的毫针进针,有指压、捻转、夹持、捏起、撑开、爪切等方法。一般要求穿透皮肤时要快,以减轻疼痛感。透皮之后,则须根据刺要求仔细探取针感。《子午流注针经》:“针入贯速,即入徐出。”...

http://qihuangzhishu.com/169/1736.htm

论持手诀消息_《外科精义》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夫诊候之脉,常以平旦为纪,阴气未散,阳气未动,饮食未进,血气未乱,经脉未络脉调匀,故乃可诊有疾之脉。若遇仓卒病患,不拘此论。《内经》所谓持脉有道,以静为保。但可澄神静虑,调息凝心,视精明,察五色,听声音,问所苦,方始寸尺,别浮沉,...

http://zhongyibaodian.com/waikejingyi/852-3-3.html

陈跋_《理元鉴》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上《理元鉴》两卷钞本,无锡顾信成所藏。信成研究医理,亟称此书,以为治虚劳,功不师及各处坊间,丛残故楮中,殊不可得。《四库提要》及张氏《书目答问》、朱氏《汇刻书目》,均未及收。乃亟付剞劂,传诸久远,以为治专书,未必无补。传写既久,讹廖滋...

http://zhongyibaodian.com/lixuyuanjian5566/264-9-0.html

共找到321,59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