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法结合腧穴特性_《中医刺灸》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针法补泻除涉及人体功能状态、针灸作用方式外,腧穴选用也是一个因素,《难经》中主要介绍了以五腧穴为基础,依据五行生克的关系,通过配穴的形成而创立的“补母泻子法”和“泻南补北。”补母泻子法《六十四难》根据《灵枢·本输》及阴阳刚柔相济的原理,...

http://zhongyibaodian.com/cijiu/113-19-4.html

辨刘王论男女之同_《女科经纶》_中医妇科书籍_【岐黄之术】

...杨仁斋曰∶叔和以左手太阳浮大为男,右手太阴沉细为女。元宾以右手浮大为女,左手沉实为男。较是二说,不无 牾。然即《脉经》本旨而详之,又有若异而同者。经曰∶左手沉实为男,右手浮大为女。又曰∶左右手俱浮大者,生二女;俱沉实者,生二男。元宾之所...

http://qihuangzhishu.com/670/175.htm

针法 -_中医针灸技术_【中医宝典】

...温针法 - 【概述】 温针法,是在毫针针刺后于针尾捻裹艾绒,燃点加温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又称为针柄灸法。在我国汉代的医籍《伤寒论》中就已提到这种方法。可以看作是针刺与艾灸的结合。 【器具药物】 【操作方法】 先按疾病的需要选取穴位,针刺...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b36494.html

《针灸问对》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针灸著作。又名《针灸问答》。三卷。明·汪机撰。刊于1503年。本书以问答形式阐述了针灸学中的一些基本理论。上、中二卷论述针法;下卷论述灸法及经络腧穴。全书以《内经》、《难经》等书为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而对于金、元以后的各种针灸学说则采取...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317.htm

《针灸问对》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针灸著作。又名《针灸问答》。三卷。明·汪机撰。刊于1503年。本书以问答形式阐述了针灸学中的一些基本理论。上、中二卷论述针法;下卷论述灸法及经络腧穴。全书以《内经》、《难经》等书为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而对于金、元以后的各种针灸学说则采取...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799.htm

针法歌_《金针秘传》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先说平针法,含针口内温,按揉令气散,掐穴故教深,持针安穴上,令他嗽一声,随嗽归天部。停针再至人,次提针向病,针退天地人,补必随经刺,令他吹气频,随吹随左转,逐归天地人,待气停针久,三弹更熨温,出针口吸气,急急闭其门。泻欲迎经取,吸则内其针...

http://zhongyibaodian.com/jinzhenmichuan/716-11-4.html

郑魁山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擅长应用传统针法治疗急症、重症、难症,形成了一套具有特殊治疗作用的针刺方法,如“穿胛热”、“温通”、“过眼热”、“关闭”等,对传统针法进行了独创性的发展。他努力探索针灸配穴和针法的应用规律,十分注重总结疑难杂症的治疗经验,在传统针法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zhengkuishan/index.html

毫针持针法_《中医刺灸》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如《标幽赋》所说:"左手重而多按,欲令气散;右手轻而徐入,不痛之因",确是经验之谈。(二)持针姿势持针的姿势、状如执持毛笔,故称为执毛笔式持针法。根据用指的多少,一般又分为二指持针法、三指持针法、四指持针法、五指持针法。1.二指持针法:即用...

http://zhongyibaodian.com/cijiu/113-12-1.html

二百九十_《续资治通鉴长编》

...起訖時間 起神宗元豐元年六月盡是年七月 卷 名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二百九十 帝 號 宋神宗 年 號 元豐元年(戊午,1078) 全 文 六月癸卯朔,日有食之。 權知邵州侍其瓘言,扶竹水山猺梁義等願附招納,籍為省民,隸邵陽縣,輸丁身錢米。詔荊...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0542.html

男女腹部气不虚不实相匀一百五十四_《针灸神书》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腹部气实用七,伸提皮起看分明,上下盘盘皆取使,随医治出针平。...

http://qihuangzhishu.com/791/179.htm

共找到137,80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