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用药前先做局部清洗_【中医宝典】

...因为是外用药,许多人在皮肤用药时往往对用法不是很在意。实际上皮肤用药也有其规则,不按规则进行很难收到应有的效果。 首先,皮肤用药前要先对患部进行清洗。如果有痂皮,应先消毒并用食物油软化后拭去痂皮;对脓性分泌物多的患处,应先用生理盐水将脓液...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7189.html

老人用药谨防“药物热”_用药常识_老年用药_【中医宝典】

...“药物热”是指使用了某种药物后所引起的发热。近年来,“药物热”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其中老年病人尤为多见。 引起“药物热”的主要原因是用药不当。如有的病人服用放置时间较长或因存放不当而受到微生物、毒素等污染的物品;有的老年病人由于忘记...

http://zhongyibaodian.com/changshi/b27905.html

小儿用药注意哪些问题_用药常识_儿童用药_【中医宝典】

...儿童生了病,特别是婴幼儿,不会说话,要靠父母的观察和医师的检查诊断。看病、服药都比成人困难。因此,儿童用药应特别加以注意。 儿童发育期间,新陈代谢旺盛,血液循环时间短,吸收、排泄都比较快。由于一些器官和组织发育还不成熟,抵抗力弱,容易生病...

http://zhongyibaodian.com/changshi/b27808.html

孕妇产后用药有禁忌_用药常识_孕妇用药_【中医宝典】

...哺乳期的妈妈不要轻易服用维生素B6、雌激素、阿托品类和利尿类等西药,还有炒麦芽、花椒和芒硝等中药,这些药物会减少乳汁分泌。 哺乳期妈妈慎用的还有磺胺类药物,这些药物可导致新生儿溶血、新生儿黄疸;另外,妈妈们使用抗真菌素药物时,局部用药方式...

http://zhongyibaodian.com/changshi/b28095.html

合理用药保住腹中胎儿_【中医宝典】

...孕妇不能滥用保胎药保胎,如因病情需要使用保胎药时,应注意用药指征,有针对性的用药,并注意使用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正确使用保胎药。在妊娠时期常用保胎药的指征是”流产”。按临床经过将流产分为习惯性流产、先兆流产、难免流产、完全流产、不全流产、...

http://zhongyibaodian.com/zs/49209.html

科学理解用药不良反应_【中医宝典】

...问题修改说明书、提高产品质量、改变工艺。政府对上市药品的风险管理则主要体现在份文件上,用质量标准控制药品的质量,通过说明书指导用药、监督用药。 美国是全球药品监管最严格的国家,5年内有10种药品因严重的不良反应撤市,有的新药上市仅8个月就撤...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8846.html

儿童用药应该注意什么呢?_【中医宝典】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的动态变化之中,机体的组织器官尚未成熟,功能也不完善,与成人相比,更容易发生用药的不良反应,因此,用药时要注意下列点: (1)要正确计算小儿用药量,绝不能“差不多”、“大概齐”,药量不准,不是难以奏效,就是容易引起药物...

http://zhongyibaodian.com/zs/48940.html

用药例丸散汤膏有所宜_《寿世青编》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以助其力,如当归、地黄、知母、黄柏,阴寒之气味,假酒力而行气血也。有用药锉细,如法煮酒密封,早晚频饮,以行经络,或补或攻,渐以取效是也。细末者,不循经络,止去胃中及腑脏之积,及治肺疾咳嗽为宜。气味浓者,白汤调;气味薄者,煎之,和渣服丸。治...

http://zhongyibaodian.com/shoushiqingbian/883-5-17.html

警惕老年用药的慢性中毒_老年用药_【中医宝典】

...老年人往往同时患有多种疾病,由于其脏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衰退,易造成药物在体内蓄积中毒。 以下情况应引起老年人重视: 误服药物引起中毒 有些药片颜色一样,容易混淆。特别是有的药包在纸包里,只写服法,没有写明是什么药,开始服药时还记得,日...

http://zhongyibaodian.com/laonianbaojian/a332.html

胸自云门侠气户二寸下行至食窦凡十二穴_《针灸甲乙经》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云门,在巨骨下,气户二寸陷者中,动脉应手,太阴脉气所发,举臂取之,刺入七分,灸五壮,刺太深令人逆息。(气穴论注云∶在巨骨下,任脉六寸。刺热穴论注云;手太阳脉气所发。)中府,肺之募也,一名膺中俞,在云门下一寸,乳上三肋间陷者中,...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jiayijing/661-8-17.html

共找到242,40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