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品上的针灸铜人_针灸文化_【中医宝典】

...画面来看,第一次邮品上的针灸铜人为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清光绪铜人(链接到“清光绪铜人”)。第二次邮品上的针灸铜人似为南京医学院中国中医研究院医史文献研究所于1978年合作仿制、现藏于中国医史博物馆的“仿宋针灸铜人”。...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460.html

执中著资生,“同身寸”沿用至今_【中医宝典】

...,书中还补出很多有效腧穴针灸取穴的“同身寸”法,自古说法各异,王氏始作定论,其谓:“曰:岐伯以八分为一寸,缘人有长短、肥瘠不同,取穴不准;扁鹊以手中指第一节为一寸,缘人身有身长手短、身短手长,取穴亦不准;孙真人取大拇指节横纹...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828.html

人体十四穴图像_针灸文化_【中医宝典】

...人体十四穴图像采用四显示人体穴,此四之体位明万历赵文炳重刊铜人四幅相同。 作者:赵尔康 年代:1948年 大小:76×36cm 质地:纸本立轴 收藏单位:中国针灸博物馆 简介:该套采用四显示人体穴,此四之体位明万历...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448.html

光明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或艾条灸5-10分钟。②经外穴别名。出银海精微。即鱼腰。见该条。③穴别名。出铜人腧穴针灸。即攒竹。见该条。...

http://qihuangzhishu.com/168/1639.htm

针道源流_针灸大成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针灸之要,撰成歌诀,后人依托扁鹊者。铜人针灸三卷,宋仁宗诏王维德考次针灸之法,铸铜人为式,分腑脏十二,旁注俞穴所会,刻题其名,并为图法,并主疗之术,刻板传于世,夏竦为序,然其窌穴,比之灵枢本输、骨空等篇,颇亦繁杂也。明堂针灸...

http://qihuangzhishu.com/1043/3.htm

民国铜人(民国)_针灸文化_【中医宝典】

...中国针灸博物馆藏 民国铜人铜人是一位长相俊美的光头裸体儿童,打开胸腹部的盖子,可以清晰地看出体内的彩绘器官。该铜人设计巧妙,雕工细腻。344个穴名,穴位总数647个,穴点用圆圈表示。...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435.html

伏兔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腕横纹抵患者膝盖上缘,当中指到达处是穴。一说在膝盖上七寸(铜人腧穴针灸)。布有股前皮神经,股外侧皮神经及旋股外侧动、静脉分支。主治腰腿痛,膝冷,下肢麻痹或瘫痪,脚气,及股外侧皮神经炎等。直刺1-1.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

http://qihuangzhishu.com/168/848.htm

大椎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穴名。出素问·气府论肘后备急方作大槌。铜人腧穴针灸作大顀。别名百劳、上杼。属督脉。三阳、督脉之会。在后背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布有第八颈神经后支及第一胸神经后支的内侧支;颈横动脉分支。主治发热,疟疾,中暑,...

http://qihuangzhishu.com/167/1246.htm

王焘外台秘要_名家名著_【中医宝典】

...吸取了黄帝内经针灸甲乙中关于经络、腧穴、灸法的精华,又总结了孙思邈、甄权、杨玄操等人的灸法经验。对于灸法的补泻问题,在理论上作了较深刻的阐述。关于艾柱的大小、灸量、取火用材也作了规定。 王焘十分重视经脉腧穴的关系,在外台秘要...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77.html

两宋时期医学家传记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卷,惜未传世,天圣四年(1026),宋政府再次征集、校订医书,惟一奉诏竭心,考订针灸著作。仁宗以为“古经训庆至精,学者执封多失,传心岂如会目,著辞不若案形,复令创铸铜人为式。”(惟一铜人腧穴针灸·夏竦序中国书店影印本,1987)...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3-11.html

共找到599,08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